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不够准确文献综述

统计显示17篇教学案例中有3篇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为“更深层地理解格斯拉先生的“品质”,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价值观,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只有在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加准确地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认为小说的的主题是以格斯拉先生对自己手艺的维护,对顾客负责、也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艺术负责为主的。因此你笔者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应该着眼于引导学生理解格斯拉先生对艺术的热爱以及高贵的品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艺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遵守职业道德、干一行爱一行的品质。

3。教学目标形式化

案例中有三位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分别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严格设计的。新课改以来许多教案都用这种模式来设计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只是要求一线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围绕这三个维度,注重三个维度目标之间的整合,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综合的发展。并没有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一定按照三维目标方式编制,这三位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4。目标设计主体不明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鼓励他们自主学习。上述教学目标的案例中有很多主体指向不明,如第二个案例中的“2。通过分析“格斯拉的老主顾‘我’,为什么一次又一次买那么多格斯拉靴子?”这一问题,展现品质的第三层含义:一个人对底层人的同情与悲悯甚至崇敬的品质;”,“分析问题、展现含义”的主体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案例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出现。表述目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果以教师作为目标的主体,那么教师只要下达教学指令,教学目标就算是完成了,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所以设计教学目标时,主体必须明确。

上一篇: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影响【1828字】
下一篇:小学语文第二学段阅读领域合作学习内容研究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

《经济生活》中的共享发展理念教学

苏北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

从《采桑子》人物形象窥...

论《荒原》的重生主题分析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