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从其它维度来看,可以发现韩国对小学教师的培养除了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外,也力求培养研究型人才以及集中与个性化人才。对研究型人才提出的要求可以从培养目标中的“能够借鉴外国的教育经验”以及“能够对特定领域的理论及实际深入理解并实践”看出。因此,韩国对新时期的小学教师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能力上,也对教师的教学、教育研究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而培养集中与个性化人才,可以从对教师职业生涯中自我开发的要求和终身学习的要求看出。这也证明了教师教育不是单一的讲授,教师教育是带有教师个性的。

2、课程设置结构

(1)编制和学分

在学生全体教育课程中主要分为教养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这两类下分别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在校期间总共需要修满134学分以上,其中教养课程需要31学分,专业课程需103学分以上。教养课程是为了培养教师的人格和教养而设置,不仅是培养对人、社会、宇宙的广泛理解并且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主要分为人文、社会、自然、外国语、体艺几个部分。专业课程则是为教师掌握国民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所设置的科目。其中包括教育学、学科教育、学科技能、辅修专业课程、人性教育、教师职业适应性人性检查及毕业论文多个部分。其课程开设方针具体如下:

a。原则上在一学期中课堂时间在15课时以上则为1学分,以此类推。实验、实习、技能课程等科目则根据校规一学期间超过30课时可以开设。一课时时间为50分钟。

b。每学期取得的学分不能超过21学分。论文网

c。教育实习中参观实习在大二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中各为期1周,教学实习在大三下半学期为期4周,工作实习在大四上半学期为期4周。

(2)课程类型及学分分配

以釜山教育大学为例,全体学生分为不同科,除了自己所在科系的专业深化课程(对应下表的辅修专业课程)不同外,其余必修课程都是相同的,选修课程也面向全体师生开放。由于一个年级的学生约有400名且修习课程大致相似,因此分为A课程(适用于伦理科、国语科、社会科、数学科、教育学科、幼儿科、英语科)和B课程(适用于科学科、体育科、音乐科、美术科、实科科、计算机4科),表3-1为课程方案简表,详见附录1。

区分 学分

教养课程 人文 必修 5

选修 6

社会 必修 4

选修 4

自然 必修 4

选修 2

外国语 必修 2

选修 2

体艺 选修 2

小计 31

专业教育 教育学 理论 必修 10

选修 4

素养 必修 6

教育实习 必修 4(10)

小计

上一篇:关键反应训练对自闭症儿童主动性语言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演示实验在初中科学课程中有效性和重要性的探讨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

国内外STEAM案例分析

改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措施

师范学院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