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师生互动(2)
第二,互动内容缺乏深度,只是为了引出知识点,完成知识点的串联。很多教师认为一问一答就是最好的师生互动,其实不然。因为在现实课堂中很多师生互动意义不大,内容缺乏深度,只是为了引出知识点,完成知识点的串联。在备课时教师没有思考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知识点之间应该怎样合理过渡,所以就出现了教师为了引出下一个知识点而临时发挥的互动内容。这种互动内容没有经过课前推敲,一般都是浅层次的或者是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字词。比如在一堂公开课上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该教师在上《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课时在讲完政府职能的概念后只是提了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了政府的职能以后是不是应该了解一下它的责任呢?”紧接着学生回答“是”,就进入到了下一个知识点“政府的责任”的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活动的设置,没有学生的探索和思考,仅仅一个“是”就被教师“活生生”地拉进了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
(二)在实现能力目标方面
第一,互动内容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探讨上,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闭卷考试,学生的分数越高说明学生学的越好。由于考试是唯一的考核方式,考试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了能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只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为教学服务的,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决定了注重理论知识的师生互动。相应地,在师生互动中却忽视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比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一书中提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大多数教师只是就“知识点”讲“知识点”,互动内容也只是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区分和掌握,很少有教师就人民代表大会中一个议案的通过程序进行实地演练——教师作为大会主持人,学生作为人大代表对某个提案进行审议、表决。实践能力是二十一世纪所需人才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不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不仅会读书,还会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造福于人类的新青年。要想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还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学进去”,还能“用出来”。
第二,学生主体性地位缺失,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得不到培养。由于学生生理心理条件还未成熟,知识受限较大,导致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再加上教师的观念得不到及时更新,“教师主导一切”的理念根深蒂固,教师变客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于是,现实中的课堂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进行着,课堂被教师垄断,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只能听从于教师的安排,“教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成为课堂的宗旨。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与教师便缺乏了交流,课堂变成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场所。教师与学生没有互动,即使有也是被动的互动,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学生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听教师的授课,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让答什么就答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自主性可言。在这种被动的互动中,学生被教师限定在一定的框架中进行“自由活动”,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想问题、做事情,很难有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教师是互动的发起者,学生只是相应的执行者和顺从者,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MOOC信息技术与老年教育
下一篇:
小学语文微博式写作的理论思考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
地理教材分析的路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问题现状及对策
高中阶段班级管理工作原则和方法探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