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三)微课促进低成就学习者学习的探索研究 10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发现状 12

三  《大学生就业指导》微课资源设计 14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系列微课开发背景 14

(二)教学设计 15

(三)课程框架 18

(四)课程开发 18

(五)课程运用 29

四  研究设计 30

(一)研究目的 30

(二)研究假设 30

(三)参与者 30

(四)实施过程 30

(五)研究工具 31

(六)实施过程 32

(七)数据收集 33

五  数据分析 49

(一)高、低成就学生学习成绩差距分析 49

(二)高、低成就学生的课程感知分析 50

(三)高、低成就学生学习方式满意度分析 51

(四)对传统课堂及微视频学习方式的感知分析 53

六 研究结果及总结 55

(一)研究结论 55

(二)创新之处 56

(三)不足之处 56

参考文献 58

附录 60

1.学习体验评测问卷 60

2.访谈提纲 63

3.访谈实录 65

4.课程脚本 73

5.微信HTML5场景动画 106

6.团队成员分工 108

7.《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系列微课程资源 110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微课的发展如火如荼

自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被首次提出来以来[1],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以其“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互动性强”等特点得到广泛认可,微课概念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迅速传播,相关实践研究迅速展开,由此带动了全国各级各类的微课比赛相继开展。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以及教育部倡导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以此来促进微课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互联网+教育”持续推进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促进社会各行业的优化升级。“互联网+教育”对教育资源、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等要素均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由此引发了教育工作者们对教育理念的转变。在互联网思维的引领下,在线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以及爱课程等平台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微课,作为一种在线网络课程(在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与通道,所以改进微课的策略与方式也是“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的一个子问题。

上一篇: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下一篇:Premiere+Audition《定格动画》短片设计

新疆莎车中学微课适应性调查

南京市水资源现状及保护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教育资...

均衡视野下的城乡基础教...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学学习资源的聚合研究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微课应用研究

能量资源信念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