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是汉语学习者习得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趋向补语的偏误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误用、误加、缺漏等偏误类型,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对外汉语趋向补语的教学提出建议。53076

毕业论文关键词: 趋向补语;偏误类型;偏误原因;教学建议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appulsive complement is one of the difficult point for Chinese leaners. In this paper,we discuss the error analysis of Chinese leaners whoes mother language is English.We investigate misuse, addition, gaps and other types of errors. Based on it, we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se errors,and take forward some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appulsive complement; types of errors;the cause of error;    teaching countermeasure

引言

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事物的状态等。[2](94)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也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母语中所没有的语言现象,或者虽然有这种语言现象但与汉语中的语法规则不同。在这八类补语中,趋向补语的使用所占的比例又是最高的,所以它就成为了补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语料库,分析汉语学习者在趋向补语的使用偏误,并且分析其偏误的形成原因,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希望对之后的对外汉语趋向补语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趋向补语的类型及带宾语的规则

  趋向补语的本义是表示方向的,从形式上可以分两类: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2](287)

(一)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来”或者“去”常放在一些动词后面作补语,表示与动作相关的人或事物移动的方向。我们把这样的补语称为简单趋向补语。[1](289)例如:

  (1)我要到中国去。

  (2)你进来吧!

(二)复合趋向补语

    复合趋向补语是简单趋向补语“来”“去”和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相结合,放在动词后面,主要表示动作方向的补语。[1](290)主要有: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去    下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三)趋向补语后面是宾语的规则

1.趋向补语后面是处所宾语

    简单趋向补语所带的处所宾语,只能位于趋向补语“来”、“去”前,不能出现在“来”、“去”之后(即中宾式),即:动词+处所宾语+趋向补语(“来”、“去”)。[1]例如:

   (1)他看书去了。

   (2)同学们爬山去了。

这类句子在用于陈述一个已经完成的动作时,句尾都要带“了”。

2.趋向补语后面是非处所宾语

第一类:非处所宾语位于趋向补语之后,即:

动词+简单/复合趋向补语+非处所宾语(后宾式)

  (1)妈妈买来五个西瓜。

  (2)外面跑进来两只小狗。

  (3)从山上滚下来一块大石头。

上一篇: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研究
下一篇:浅谈对外汉语流行语教学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留学生离合词使用偏误分析

成人高等教育办學机构的...

老年教育形式的多元化趋向研究【2214字】

互联网”时代信息素养教...

庭审中心主义趋向對公安...

浅析高校美术課程改革评价及趋向【2854字】

留学生学习空间义量词的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