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二)学校社会工作预防机制 8

1.事先关注问题学生,建立问题学生档案 8

2.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培养初中生的能力 9

3.加强与家庭、学校的沟通 9

4.改善大环境,提升学生防爆意识 9

(三)学校社会工作治理机制 10

1.第一时间介入校园暴力 10

2.介入校园暴力过程 10

3.校园暴力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干预 10

四、结论 11 

一、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攀升,其中初中生校园暴力频繁见诸媒体,且在暴力事件中占据了半数席位,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校园暴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对于未成年人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整个社会的治安稳定都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校园暴力是社会治安状况的晴雨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校园暴力行为也表达了“要坚决防范、坚决制止,尽最大努力使这种事情发生率降到最低”的态度。

用什么方式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以及怎么治理已经发生了的校园暴力事件,已引起社会的思考。学校社会工作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介入校园暴力过程中有着优势,欧美及发达国家在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暴力有着长期研究且形成了良好成熟的机制,但基于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如何以学校社会工作为基础建立有效的初中生校园暴力防治机制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2.选题意义

建设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校园暴力防治机制,会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影响。首先,可以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可以在校园暴力发生时、发生后进行治理。其次,防治机制有利于弥补我国现行法律对16岁以下的初中生校园暴力缺乏具体措施的缺陷。最后,有利于推动我国学校社会工作进入学校,推进“和谐校园”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1.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暴力并不仅仅是中国存在的问题,这同时也是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目前,对于校园暴力一次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美国预防校园暴力中心将校园暴力定义为:“任何破坏了教育的使命、教学的气氛以及危害到校方的预防人身、财产、毒品、枪械犯罪的努力,破坏学校治安秩序的行为。” 香港地区倾向于认为校园暴力是一种由学生实施的暴力行为,且认为校园暴力不仅在于身体上的伤害,同样在精神等方面的伤害也是校园暴力。中国对于校园暴力概念界定,有两种,之间的区别在于发生地点。学者朱作鑫指出:“校园暴力,应当是指在学校实施正常管理、教育职能期间,发生于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它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 以及另一种界定,李大鹏指出:“校园暴力行为是指发生于学校内的暴力行为或犯罪行为。” 源]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上一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下一篇:《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

小学校园物质环境对于学...

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大学校园借贷在疾驰中应防止跑偏

智慧校园环境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生参加课外辅导的现状及原因

初中生写作心理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校园中国学的传播媒介与途径研究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