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句法方面:第一,“再”修饰谓词性成分,包含形容词与动词两类。例如:

(3)我六岁至九岁的时候在英国生活,后来八八年再去英国上高中,毕业后直接上了大学。

(4)即使费用再贵我父亲也不多讲一声,他的苦心我深深地体会到也永远牢记在心。

第二,“再”组成固定的搭配,其中有很多的搭配都已经成为固定的、有着自身特定含义的词,如“再度”“再不”“一再”“再婚”“再说”“再生产”等。

其次,对于“再”的语义基础:副词“再”可以用于表示假如、程度、时间、退让以及频率,但“再”的语义基础则是用以表达还未发生的动作或是某种仍未形成的状态。比如:“再”能够表示某一个行为将要在某种状况下发生,但此时的动作并没有发生。如:

(5)而且都有信心他一定再活,后来他的病慢慢好起来,真的再活了。

有的时候,“再”也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有着加深程度的意思,但对于“再”修饰的中心词来说,它仍是表示还未发生的动作或是还未形成的状态。比如:

(6)从此,庙里再多的人也不怕无水喝,佛家之道也因此传遍天下。文献综述

上例中,它隐含其中的意思是“人”已经够多了,但是再多一点就更好了,自身希望人再多一点,但所期望的这一“多”的状态并没有形成。

有的时候,“再”还表示某个动作的反复发生或是持续进行,大多数是指还未发生的或是还未实现的,此时,其中的动词后面一般不用“了”。如:

(7)我身高不到1。70米,但是我希望再跟您联系。

上例中,动词“联系”表示的是对“联系”这一将要发生的动作的重复,但还未发生。有的时候,“再”也可以用于表达过去还未能够发生的动作,如:

(8)三年前我离开了那家公司,再报考了研究生,我在那儿专门研究广告设计,撰写过十几篇论文,并都得到了研究者的赞扬。

上例中,描述的事情是过去已经发生的,而“再”的语义基础是还未能够发生的,因为在该句中所描写的动作是将过去作为时间基点。

四 “再”的偏误类型

根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这一书中的描述,时间副词“再”属于甲级词汇,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难点。在使用过程中,汉语母语者一般不会出错,但二语学习者经常会出现错误。由“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归纳总结发现,其中“再”的语料共有2604例,出现偏误的共有128例,占比近5%,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常会出现遗漏、误代、误加和错序等偏误类型。以下是具体统计:

表1“再”的偏误类型统计

类型 遗漏 误代 误加 错序 其他 总数

数量 29 42 21 17 19 128

百分比 23% 31% 17% 14%

上一篇:留学生学习范围副词“都”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下一篇:留学生学习汉语情态副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

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再创造

紧缩构式再X也Y的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

杭州小学“家校通”应用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略论“V得C”“能VC”的使...

法治中國语境下再谈法律与道德【4379字】

杭州市主城区小学“翻转...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