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濮阳市全市生产总值的30%,成为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已经形成了以文化遗产旅游为核心,以文化艺术创作和特色文化活动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体系,为创建“文化河南”增添了创新型的活力。目前,杂技产业可谓是濮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优秀杂技剧目《水秀》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人数和收入不断增加,成为濮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戚城公园,绿色庄园,濮上园,海洋馆,中华第一龙为核心文化旅游地的旅游收入是文化产业收入的重要方面;麦杆画远销海外,年产值500多万元;刀书画市场前景广阔。每年举办的中华龙文化、国际精品杂技魔术节、戏曲文化节、麦秆美术节,特别是充分利用姓氏起源地优势,策划开展了大型寻根活动,努力打造“张姓祖根地”、“帝舜故里”两大品牌,成功举办了“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恳亲大会”、“世界舜裔联谊会第十九届国际大会”、“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既宣传了姓氏文化,促进了交流,又吸引了海外华人对家乡的贸易投资,实现了双赢,更好地促进濮阳经济的发展。此外,节庆文化产业长足发展,“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单位及个体经营户1100 多家,从业人员37000 多人,文化产业总产出40 多亿元,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三)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逐步展开
确定了濮阳日报社、市杂技团和市群艺馆三个改革试点单位,并制定了详细的改革方案。市杂技团率先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成立了大型民营文化企业濮阳华晨杂技集团。市电影公司积极推进改革,创办成立了濮阳纪元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濮阳日报社在印刷厂内部进行了模拟股份制改革,为下一步的股份制改造奠定了基础。濮阳电视台内部实行中层人员竞争上岗,所有人员双向选择,顺利完成了全员聘任;市电台创办了经营性专业频率,实行节目制作承包责任制和相关栏目零工资制。濮阳市广电信息网络中心由事业单位改制为河南省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濮阳分公司,真正实现了体制变革。
上一篇:对河南省老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REITs商业地产融资方式探讨+文献综述

无锡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在推...

南通文蛤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张家港五金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浙江民宿产业发展潜力以共享经济为视角

杭州动漫产业发展之路探析

宁波广博文具制造企业向...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