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4

目    录 6

1.绪论 8

1。1 研究背景 8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8

1。3 研究方法 9

1。4技术路线 10

2。 文献综述 10

2。1 概念的界定 10

2。2 移动支付产业相关研究 11

2。2。1 国内移动支付相关研究 11

2。2。2 国外移动支付相关研究 12

2。3 对Apple Pay入华相关研究 12

3。 苹果支付与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对比研究 13

3。1 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现状 13

3。2 Apple Pay发展现状 16

3。2。1 Apple Pay在美国发展现状 16

3。2。2 Apple Pay在中国发展现状 17

3。3 Apple Pay与我国主流移动支付方式比较分析 18

4。 消费者选择移动支付方式意愿对比研究 19

4。1 问卷的设计 20

4。1。1问卷内容的设计 20

4。1。2问卷调查对象 20

4。1。3问卷发放方式 20

4。2 问卷的统计分析 20

4。2。1信度分析 20

4。2。2效度分析 21

4。2。3描述性统计分析 22

4。2。4消费者选择常用移动支付方式因素对比分析 23

4。2。5两种移动支付方式使用人群差异分析 25

4。2。6消费者对两种支付方式的满意度对比分析 26

5。 促进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健康发展建议 27

6。 附件:调查问卷 29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 移动支付已然成为各方抢占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制高点的重要竞争领域。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支付方式,其随身、随时、随地支付的特性,广受中国消费者的欢迎。据人民银行《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情况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达到了257。1亿笔,交易金额为157。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9%。这些数据无不显示着我国移动支付的高渗透率,它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付款的主流方式。

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移动支付产业,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市场集中度高。目前,我国移动远程支付业务发展相对成熟,但近场支付受制于各类因素还很不完善。2015年我国移动支付中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的占比分别是99。72%和0。28%。近场支付亟待发展。论文网

随着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蓬勃发展,其自身的弊端被更加暴露出来。其中个人隐私泄露及安全隐患问题是我国消费者在使用移动支付工具时最关心的问题。据中国银联《2016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2],2016年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消费者受损比例持续走高。超过九成的受访者曾使用手机完成付款(在商户现场支付或远程支付),约有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因遭电信网络诈骗发生过损失,约40%受访者选择“大额支付用卡,小额支付选手机”的支付方式来避免资金的损失。

上一篇:养老保险制度市场化研究以国外相关制度为鉴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对策研究以中信银行为例

基于Android的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当前中国留学生海外代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

国产动画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

中小型企业融资困境与对...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双边贸易的关系研究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