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本文以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为例,分析其传播行为及传播过程中使用到的数 字媒体。并在传播效果学议程设置理论、议程融合理论、培养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等代表理论的基础上,对一般会展活动的传播效果展开分析。研究主要围绕 从会展传播活动所引起的受众信息认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展开。笔者基于 O-S-O-R 效果研究模式构建会展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体系,并依据会展传播趋势提出会展传 播新思路,以促进会展活动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笔者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电子媒介兴起后(新媒体的出现及广泛应用、泛媒介作 用、媒介融合趋势起等),传播媒介的转变给会展传播带来的变化;2、数字媒体在会展活 动中的应用;3、影响一般会展活动传播效果的因素;4、会展活动如何顺应电子媒介时代达 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1。3 相关研究综述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会展传播仍处于相对空白的状况。目前,国内以传播学视角对会展 活动进行研究的理论成果较少,主要见于学术和学位论文。由于研究成果少,研究者的切入 角度不同,学界对会展传播概念的理解尚存在分歧,对于会展传播研究领域的界定也较为模   糊。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会展传播的研究始于 2004 年前后,研究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其一,以会展 项目或参展商的营销宣传活动为核心,研究某一特定宣传方式的传播策略和效果;其二,以 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的视角,研究会展项目品牌形象塑造、对外宣传的策略;其三,以传播 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国内会展传播现状及传播策略;其四,探索讨论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 会展传播中的应用。

在会展传播的概念界定方面,多数研究者倾向于将“传播” 看做整个会展项目运营过 程的一部分,即“会展传播”就是将会展项目的关键信息、品牌形象、展出内容等通过各种 方式传递出去,是“为会展活动而传播”;另有部分研究者则将会展视为举办地的一种宣传 工具,是“借助会展活动而传播”。以上两者,均将“会展”与“传播”二者割裂开来,而 非将会展活动本身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传播过程。在会展传播效果方面,学界鲜有具体的研究,尤其是电子媒介对会展传播效果的影响、 会展传播与电子媒介的有机结合等方向还缺少深入的调查研究。

上一篇:人民币区域化背景下人民币替代港币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我国P2P网贷信用风险及防范研究人人贷为例

基于区域差异视角货币政...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探究

观众参加虚拟展会的决策影响因素研究

绿色壁垒对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影响

镇江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的...

展馆物业管理对会展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版CDS”的成因及影响研究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组态王文献综述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紫陵阁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