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文化创意视角下传统村落苏州市西巷村保护性开发研究(3)
表1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传统村落数量占比前十名
名次 省份 数量 占比(%)
1 云南 615 14.81
2 贵州 545 13.12
3 浙江 401 9.66
4 山西 279 6.72
5 湖南 257 6.19
6 福建 229 5.51
7 四川 225 5.42
8 江西 175 4.21
9 安徽 163 3.92
10 广西 161 3.88
江苏省一共有28个传统村落入围,第一批有3个,第二批13个,第三批10个以及第四批2个。江苏省越来越多的村落进入这一名单,受到了更多的保护。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苏南地区传统村落数量最多,达到了24个,苏中和苏北各有2个。而从城市来看(图1),苏州市是江苏省内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城市,有14个传统村落入选,而西巷村正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杨湾村。
图1 江苏省各城市传统村落数量
二、文化创意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研究
(一)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定义
现如今,传统村落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商业化、文化破坏等严峻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如何进行资源和文化的保护开发引起了政府部门、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保护性开发这一提法应运而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但是目前关于“保护性开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这一概念缘起于对城市历史街区(historic urban quarters)的保护。1967年在英国的《城市休闲法案》中最早出现了“保护区”这一观点。之后随着新理性主义的产生,“保护与开发”这一观点被提出。罗杰斯认为,不能过度开发、也不能过度控制,保护与开发并不是分开存在,而是相互联系、存在着辩证关系的。[6]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开发对于传统村落的延续、文化的发扬等意义重大,在保护性开发的大前提下,才能保证传统村落的生态、文化环境不受破坏,保护好村落的原有风貌,融入现代文化创意进行创新发展。
(二)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模式
1.生态博物馆模式
1971年,法国人弗朗索瓦•于贝尔和乔治•亨利•里文埃率先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是指在原先的地理、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能够起到保护和介绍人类群体生存状态作用的博物馆。生态博物馆不但保护实物遗存,还涵盖其他的包含特殊价值和意义的文化遗产、风俗习惯等自然的和人文的资源。[7]此外,生态博物馆不但对区域内的物质遗产进行保护,也保护当地人们的独特的民俗民风和文化信仰;不仅保护静态的文化,对动态的文化也一并加以保护。
为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贵州省吹冰盘水市吹冰枝特区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于1997年正式创立。现如今已经建成了10多座生态博物馆,分别建在贵州、内蒙古、广西、云南和浙江五个省份。
2.特色产业模式
特色产业模式是指传统村落以特色产业、特色文化为核心,以传统村落为基础来带动、促进传统村落发展的一种模式。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传统村落,一般是自身拥有悠久的历史或者独特的产业基础,已经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传统,需要不断的加以发扬,主要通过社区合作、村民互助等形式进行创新发展。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天猫网生鲜蔬菜网络营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
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商金融化模式及其发展分析
基于区域差异视角货币政...
人情支出能否带来更好的...
基于人力资源差距视角下...
企业公关赞助主题连贯度...
绍兴柯桥纺织产业与创意...
浙江民宿产业发展潜力以共享经济为视角
宁波广博文具制造企业向...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