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2005-2012年我国钢铁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国际比较     单位:%
年份    中国    日本    韩国    美国    德国    排名
2005    3.07    10.39    4.68    4.42    9.75    5
2007    6.07    8.66    4.52    3.62    8.84    3
2008    8.65    7.96    4.21    3.40    8.96    2
2010    10.75    7.18    3.92    3.17    8.65    1
2012    12.09    7.51    4.26    3.43    7.69    1
2.钢材进出口量值
2007年,我国钢材进出口首次实现贸易顺差,顺差额达到64.17亿美元。2012年,钢材进出口贸易顺差额升至400.43亿美元,这显示出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正不断增强。
从钢材进口数量看,我国钢材进口数量正不断下降,由2005年的1851万吨降至2012年的1538万吨,降幅达到20.35%。进口金额除2007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233.28亿美元。钢材进口平均单价整体保持上升趋势,2012年钢材进口平均单价1516.8美元/吨,是2005年的2.84倍(参见表7)。
我国钢材出口数量也不断上升,由2005年的620.60万吨升至2010年的6264.63万吨,增幅高达909.45%。2012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钢材出口量降至5918.27万吨。但2012年钢材出口的平均单价为1070.8美元/吨,是2005年的2.98倍,反映出我国出口钢材附加值正不断增加(参见表7)。
综合来看,2005~2012年,我国钢材出口平均单价始终低于钢材进口平均单价,两者差距最大时为2010年的513.8美元/吨,说明我国出口钢材附加值与进口钢材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但这一差距正逐渐缩小(参见表7)。


表7  2005-2012年我国钢材进出口量值
年份    钢材进口    钢材出口
    数量(万吨)    金额(亿美元)    平均单价
(美元/吨)    数量(万吨)    金额(亿美元)    平均单价
(美元/吨)
2005    1851.00    246.08    953.2    2052.26    130.80    637.3
2007    1687.06    198.26    1071.2    4300.70    262.43    610.2
2010    1538.00    205.53    1218.3    6264.63    441.33    704.5
2012    1538.00    233.28    1516.8    5918.27    633.71    1070.8
二、我国钢铁行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笔者从企业自身和政府调控两方面对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结构失衡
我国的钢铁产业始终采取粗放型的发展方式。2011年,全国钢材生产能力高达75546万吨,但需求仅为52030万吨,产能已明显过剩 。2012年,工信部发布了《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其中提到2012年我国粗钢生产能力已超过6亿吨,预计当年产能比实际需求过剩约25~30%。近年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各个行业的需求都有所下降,我国钢材出口量也在2011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由此可见,未来一段时期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将继续存在。
上一篇:立足于风险防范角度探析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
下一篇:大学生投资风险的管理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

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

展馆物业管理对会展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

江苏省区域绿色金融创新研究

低碳经济下江苏制造业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的公共金融支持研究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