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款保险制度“千呼万唤始出来”    - 12 -
四、金融改革的风险分析    - 13 -
(一)定向降准的潜在风险    - 13 -
(二)利率市场化的潜在风险    - 14 -
1.过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可能引发资产泡沫破裂    - 14 -
2.银行利润受侵蚀,危机应对能力下降    - 14 -
(三)存款保险制度的潜在风险    - 16 -
1.道德风险    - 16 -
2.逆向选择    - 17 -
五、针对金融改革风险所采取的对策    - 17 -
(一)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流动性结构    - 17 -
(二)构筑利率全面市场化的微观基础    - 18 -
(三)合理设计存款保险制度,加强金融监管    - 18 -
吹冰、结论    - 18 -
参考文献    - 1 -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敏感时期,与此同时也迎来了轰轰烈烈的金融改革。继2013年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完全放开后,2014年央行又大幅提升银行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同时正式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在汇率改革方面,不仅拓宽了人民币兑美元的货币交易区间,放松了对银行的外汇管制,而且外汇储备积累也明显放缓。为鼓励“三农”和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央行实施了两次“定向降准”,希望能将低成本资金引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部门,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摆脱其与金融领域渐进式改革相互抑制的局面,进而延缓经济下滑过快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虽然也出现过或多或少的危机问题,但始终没有爆发大的金融动荡。时至今日,各领域渐进式改革都需要更有效的整体制度安排,于是矛盾开始凸显,尤其在金融方面,一直以来都是人为压低正规市场利率,并没有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加上国有大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大都以间接融资为主,风险开始显著加大。
(二)研究意义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如火如荼得进行着,民营资本也被力促入股银行业,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银行倒闭的可能性也将逐渐增加。那么,在现今银行、信贷融资机构共同支撑中国经济泡沫的复杂形势下,怎样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如何把握控制好利率市场化的速度和节奏?相关汇率改革和货币投放政策要怎么合理安排?金融体制改革如何才能与其他领域改革如财税、实体部门改革发挥协同效应?这些都将成为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文基于中国泡沫经济的背景以及市场化推进的阶段,深入分析当前中国金融改革一系列举措背后所潜伏的风险,提供相应解决措施,具有较为显著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文献综述
二、泡沫经济的起源分析
(一)泡沫与泡沫经济
“泡沫”是一个富含特色又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经济学范畴,国内外经济学家在探讨经济问题时大都会涉及这一范畴。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的著作《“泡沫”的故事——金融投机历史回顾》深刻描述了经济泡沫及其运行状态。而在实践中,最早的泡沫经济要属发生在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南海公司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的贸易,在获得英国政府的特许和授权后对南美洲及太平洋群岛地区的贸易进行了垄断,利润不断上升,于是不少股民购买南海股票。南海公司在利益驱使下,大肆夸大其业务前景和利润增长状况,结果引发全民购股的热潮。但是,这种仅靠炒作和鼓吹建立起来的虚假繁荣必然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难以经受时间检验,所以在短暂的过度膨胀后,南海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泡沫破灭。类似的事件还有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和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等等。
上一篇:O2O商业模式发展现状研究
下一篇: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及其对保险消费需求的影响

土地流转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会展...

当前中国留学生海外代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

新常态下信托业务转型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大数据金融环境下小微融...

巴塞尔协议Ⅲ下商业银行...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