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江苏沿江县市经济联系的空间分析(2)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引力模型
空间相互作用量是用来衡量地区间经济联系程度的指标,也可称为经济联系强度。它既可以反映经济核心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也可以反映周边地区对经济核心地区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24]。所以,衡量区域、城市之间的经济作用强度的大小可以用空间相互作用量作为一种量化方法,而区域、城市经济作用的主要方向则用经济作用强度所占比例的大小(经济隶属度)来确定,其表达式如下:
公式中, 表示两个地区间的经济作用强度, 表示 地区经济作用总强度, 表示两个地区的经济联系强度占地区经济联系总强度的比例,即经济联系隶属度,其值大小能够反映i县市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向; 、 分别表示地区 、 的人口规模; 、 分别为地区 、 的国内生产总值; 为地区 、 之间的交通距离[25}。
2.1.2 断裂点模型
断裂点理论是关于地区间相互作用的学说。1949年,康文发展了赖利(W.J. Reilly)的“零售引力规律”而得出了该理论。该学说认为,一个地区的规模与其对周边区域的吸引力成正比,而地区间距离的平方与其吸引力成反比。公式如下:
设 、 为两个相邻地区,两者相距 ,该两相邻地区的腹地分界点为 ,则 点应满足:
(4)
以场强来表示该点的辐射力大小,则场强公式如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南通市新型城镇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
苏北吸收外资差异化研究
江苏省区域绿色金融创新研究
低碳经济下江苏制造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居民收入差距成因...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及...
产业政策的时空效应研究以江苏光伏产业为例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及发展对策研究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