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二、2003年-2007年农业贷款的投放及结构
                                              单位:亿元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农业银行贷款    3.29    3.31    3.38    3.43    3.99
其中:农业贷款    0.73    0.64    0.65    0.68    0.65
农业发展银行贷款    4.95    5.31    5.13    4.66    4.82
其中:农业贷款                    
农村信用社贷款    7.49    7.97    8.85    9.27    9.57
其中:农业贷款    1.45    1.99    2.92    3.51    3.98
全市农业贷款余额    2.18    2.63    3.57    4.19    4.63
占全部贷款的比重%    9.51    10.99    14.56    17.01    17.84
表4.1.2 2003-2007年农业贷款的投放及结构
(三)基层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比例逐年扩大,加大了农村资金供需矛盾。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支行的一部分存款来自农村,近几年,基层金融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比例逐年升高,如表三,四大银行上存资金占比由200年的23%上升到2004年的41%,尤其是建行5年上存资金的平均占比为77%。高比例的上存资金表明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表三、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及占存款的比重   单位:亿元、%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余额    占比    余额    占比    余额    占比    余额    占比    余额    占比
工行    0.63    13    0.70    14    0.59    11    1.95    34    2.39    40
农行    1.11    26    0.75    17    0.55    14    1.15    25    1.92    34
中行    0.45    19    0.48    22    0.53    21    0.54    21    0.66    21
建行    1.03    43    2.39    88    2.96    90    2.57    79    2.50    73
小计    3.22
23    4.32
30    4.63
31    6.21
38    7.47
41
表4.1.2 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及占存款的比重
二、农村融资成因
1)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支农职能缺失,制约着信贷资金的投入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其贷款投向重点向城市、优势行业集中,纷纷退出农村市场。农业银行逐步减少农业信贷投入,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贷款的发放与管理,随着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农发行的业务不断收缩。全市农业贷款98%以上由农村信用社提供,在农村市场上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孤军奋战,“一农支三农”的局面。
上一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
下一篇: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

互联网时代展会创新研究以淘宝造物节为例

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

新常态下信托业务转型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

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作用研究

江苏省区域绿色金融创新研究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