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二)各国农地金融的共同点及启示 5

三、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概述及农信社SWOT分析 7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历程 7

(二)我国农信社的现状及SWOT分析 8

四、国内案例引入分析及经验总结 9

(一)案例引入分析 9

(二)经验总结 12

五、推动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13

(一)宏观层面 13

(二)微观层面 14

参考文献 16

一、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我国还未建立统一的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罗剑朝认为农地金融制度是农村土地经营者以其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向金融机构借贷的行为关系的总和,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地制度以及农村金融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三农问题”、“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已然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这引起了社会各层面的广泛关注。引起这两大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农村资金供给不足或资金供给不匹配,由于暂时还不存在有效可行的农民融资体系,所以这一问题必将持续。作为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地区资金需求旺盛,然而并未有一套完善的资金供给机制,导致我国农村资金供给匮乏;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背负了农民资金融通的使命,但并不能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这就引起了农村有效资金供需的不平衡。而资金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投入的最基本的要素,资金来源问题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势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照抄照搬,对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好的地区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他们成功的原因,学习他们成功的方法,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符合自身农村特色的金融支持体制,从而解决农民面临的资金来源不足的难题。

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国内除台湾省外,大陆地区还未建立起统一的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由于近些年才被重视起来,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故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运行的农地金融制度,提出对我国农村发展有参考价值的农地金融理论,从而丰富我国农村土地金融研究的相关理论,有利于破除三农瓶颈[2],希望对于以后有关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建立或探索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推动我国农地金融的发展谏言献策。

(2)现实意义

如今我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甚大,虽然这些年农村城镇化脚步加快,但由于乡村人口基数大,由2015中国统计年鉴可知,乡村人口最后一次更新统计截止到2012年,数量还有97065.63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4564.7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才达到7916.6元,如下图所示。可见,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之大,故发展农村经济势在必行。然而农村经济由于资金供给短缺导致前进动力不足,农民无法提供有效的担保或抵押品来获得政府贷款,如果利用民间借贷,面对高息需要背负沉重的地负担,故无有效资金来源,从而引起农村劳动力流失,经济越发发展不起来,进而导致这样一个恶循环。如果建立起了有效的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利用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标的,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获得资金,这就相当于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充足的新鲜血液,那么即可以鼓励劳动力返乡,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又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失为解决其经济发展的有效的手段。

上一篇:中国援非的贸易合作模式研究
下一篇:中国三线城市房地产泡沫的实证研究

土地流转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土地市场化过程中房地产...

土地供给与房价的关系

城市空间形态与土地利用...

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在推...

淮安市农村电商扶贫对策研究

泗洪县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