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其他理论
1)企业国际化的阶段理论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批北欧学者以企业行为理论方法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沦。该理论有两个基本命题:(1)企业国际化应被看作是一个发展过程;(2)这一发展过程表现为企业对外国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形式。
Johanson和vahlne(1977)对瑞典的一些制造公司进行了案例研究,发现了这些企业的海外经营战略步骤十分相似。他们对国外市场的联系是由偶然的,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口的曾加,国际市场信息的积累,出口通过国外代理商开始稳定下来。接着随着公司海外业务扩大,公司开始在海外建立了自己销售子公司。最后,等市场条件成熟了以后,公司在海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这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企业国际化发展是一个由易到难,逐步升级的连续渐进的发展过程。发展的渐进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由本地市场 à地区市场à全国市场à海外相邻市场à全球市场。二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由国内经营à间接出口à直接出口à国外销售分布à海外生产。
对于企业这种渐进式的海外发展规律原因北欧学者认为有两个:一是市场知识,企业进行国际营销的市场知一识和经验是要通过亲身工作实践来积累的在企业缺乏市场经验时为了降低风险在进行国际营销时只能进行试探性投入,随着市场经验的逐步积累企业逐渐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国际营销中。二是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包括语言、文化、政治体系、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等。企业海外市场的选择次序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到远的原则。企业倾向于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中开始国际化营销。
2)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
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认为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是由一些促进企业跨国经营的“推力因素”带动的,这些“推力因素”是企业从本国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力和刺激因素是企业有意愿从国际市场营销的原因。
(1)定单带动论。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企业最初出口行为大多来自海外客户主动送上门的定单,这常常是企业直接出口的原因。这些主动上门的定单为从来未从事过出口业务的企业提供了关键的市场信心、也大大降低了初始出口的)风险,成为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原动力。
(2)客户带动论。企业的海外经营行为带有明显的行为特征。服务行业如银行、保险和广告等企业的跨国经营通常是受到客户的带动。这些企业的客户进入国际市场后,需要相应的相关企业服务。那么原先为公司提供服务的企业也就自然而然的跟随客户进入国际市场。有客户带动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风险最小。它大大降低了企业在国外营销的市场不确定性,减少了企业市场开发的成本,并为企业扩大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如在汽车制造业,配件厂商通常都跟随主体制造商一起进入国际市场。
(3)竞争带动论。在寡头垄断行业,当某一企业打入国际市场后,其他竞争企业会很快跟进。这是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后来者为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不会容忍另一企业独占海外市场而发展壮大。行业内的主要厂商会在任何市场上展开竞争。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麦当劳和肯德鸡,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他们在世界范围内都“如影随行”的展开竞争。带动论从国际营销的动因上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原因给出了解释,对现实中的企业国际市场营销行为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是它把企业的跨国营销都看作是对外在刺激的一种反应,而忽略了对企业进行国际营销内在动力的分析,因此在不能全面解释所有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囚。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贸易开放度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跨境电商快时尚服装企业...

中小型企业融资困境与对...

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作用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对贸易企业转型的影响研究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金融业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房地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