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派生存款创造过程

银行 存款增加 贷款增加 准备金增加

中央银行 0 0 0

A 100 90 10

B 90 81 9

C 81 72.90 8.1

D 72.90 65.61 7.29

E 65.61 59.05 6.56

F 59.05 53.14 5.91

所有银行加总 1000 1000 100

由于银行准备金提高带来的存款的倍数增长,叫作简单存款乘数,简单存款乘数等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从中可知,信用扩张能力与原始数额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有关,其公式为:

  表示银行体系支票存款总额的变动;

 表示原始存款的变动;

r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综上所述,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直接对银行的信贷规模的增值作用产生影响。当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时,银行吸收的存款中所能被用于信贷的数额将减少,进而引起信贷规模收缩;反之,将引起信贷规模的扩张。

2.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的界定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控制信用创造能力从而改变宏观调控的作用,所以,其有效性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所占据的规模;二是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倾向于较低额度的准备金以及银行间的同业拆借等其他资金来源有限;三是全社会的间接融资的比例足够高;四是其他可挑选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较为缺乏。

总的来说,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通过调节银行信用创造能力从而进一步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也就是说如果中央银行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能够对其信用创造能力和社会的信用规模带来有效的影响,则说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有效的,反之则说明该工具的作用有限甚至是失效的。源`自*吹冰?文.论~文`网[www.chuibin.com

(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制约因素

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得出,商业银行体系的信贷规模、存款准备金规模以及债券投资规模与存款规模、银行资本金规模和同业拆借之和相等,具体见下表:

表2  商业银行体系资金来源与运用

运用(资产) 来源(负债)

准备金 

存款 贷款规模 资本金 

债券 同业拆借S

根据商业银行体系内的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原理,即

D+C+S=L+R+B

在我国相关体系中,存款准备金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部分,本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θ,则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额R为R=(σ+θ)D,带入上式可的:

L=(1-σ-θ)D+C+S-B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受到4个因素的影响:

上一篇: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下一篇:江苏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

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

江苏省区域绿色金融创新研究

从经济学角度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我国木家具产品国际竞争...

我国碳交易投资市场发展现状及风险源研究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