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2年—2011年扬州市三次产业构成比例                单位:%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2 12.73 52.55 34.72

2003 11.61 54.95 33.44

2004 10.98 56.71 32.30

2005 9.65 55.34 35.01

2006 8.98 55.97 35.05

2007 8.21 56.36 35.43

2008 8.15 56.18 35.67

2009 7.80 56.13 36.06

2010 7.24 55.14 37.62

2011 7.02 54.29 38.70

数据来源:扬州统计局2003年-2012年《扬州统计年鉴》

2.2  扬州市第一产业发展状况

2.2.1  扬州市农业内部产值结构分析

对扬州市2002年-2011年的农业产业产值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表2,可以从表中看出扬州市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由表2可知,2002年-2005年种植业所占的比重没有明显的变化,从2005年到2011年,由于“十一五”规划的促进作用,使得种植业所占比重逐渐增长,到了2011年在整个农业中几乎占到了一半,可见扬州市农业中种植业发展具有相对优势;林业发展比较薄弱,所占的比重很小,只有2%-3%左右,并且这10年都比较稳定;牧业所占比重逐年减小,从2002年的25.78%下降至18.9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结构是否合理、生产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之一,一般比较发达的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2];扬州市渔业发展也相对比较稳定,所占比重并没有大幅度减小;农林牧渔服务业2002年时只占了7.03%,到了2011年比重降到了4.55%,所占比重很少。

种植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而林业、牧业等比重较小,说明扬州市农业的支柱产业比较单一,不利于扬州市农业协调稳定发展,并且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农业产品种类单一,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不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表2  2002年—2011年扬州市主要农业产业产值百分比             单位:% 

年份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2002 34.99 2.45 25.78 29.75 7.03

2003 31.91 2.81 26.33

上一篇:淮安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下一篇:江苏省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及空间路径研究

山东省沿海市域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扬州漆器的出口贸易研究

城市空间形态与土地利用...

基于IPCC方法的区域排放研...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状况分...

淮安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扬州电缆行业出口贸易中...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