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民间金融监管模式创新(2)
就在去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自贸区表示,上海在推进建设金融市场之外,要建设保险交易市场,以保险分散风险,建立健全全覆盖的金融监管机制和风险监测体系。
民间金融监管研究,目前虽然逐步走热,却在模式创新上建树不多,大多从法制、行政等角度提出看法,立于宏观角度提出创新模式较为少见。本文正是分析国内当下现状,联系国外模式,提出以四大主体配合,司法、行政、信用等手段结合的多元监管模式,为解决监管问题提供思路。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文献综述
民间金融,又称非正式金融,
英文
为Informal Financial,这是相对于过往的正式金融而言的概念。比之于国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相关研究,国外研究者对此则领先很多。西方国家发展位于世界前沿,金融业先进且多为民营,在此中的经验和成就更加丰富,相对应的金融监管研究也成果丰硕。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金融业处于混业经营局面,中央银行是唯一的监管机构,是为集中制监管模式。而大危机侵袭之后,政府干预经济增强,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划时代地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并对不同业务实行分业监管模式。但是70年代之后,随着金融业发展,金 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务融合逐步明显,混业经营再度盛行——由此而来的风险传递、影响广泛,到了九十年代东南亚危机、墨西哥银行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一系列金融危机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重提金融监管改革恰逢其时。
学者安德斯(Anders Isaksson)(2002)以官方监管为标准,将非正式金融部门描述为“官方的监管和控制之外的经济部门”,认为民间金融即为这一部门的金融活动,而这一观点与世界银行的定义颇为相似;
另一学者克洛普(Kropp)(1992)提出,同一国家之中,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同时存在,却相互割裂,两者的服务对象、利率等条件各为不同。
纵观上述观点,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民间金融,或者说“非正式金融”,多
数学
者的定义是以政府和国家的监管与否作为界限,但是这一标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并不合适。
(二)国内文献综述
新中国成立后,多年来一直以单一的行政手段进行高度集中的监管模式;而在1992年,中国政府开始实行金融分业监管,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逐渐建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到了2003年3月10日,中国金融业“一行三会”的垂直分业监管体制正式形成。然而针对民间金融,尤其是面对近年来的产业升级和创业热潮,“一行三会”并未能如面对正式金融体系一般发挥出巨大作用。
部分学者,如滕云等人认为,在当下的中国法律体系之中,直接涉及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颇为散碎,主要是并未直接针对的法律条目,仅在部分法律中有相关条例,比如《合同法》及《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同时最高法司法解释和央行规定加以弥补。
2006年,我国学者咸春林呼吁“尊重民间金融的存在,使民间金融享有同正规金融同等的待遇和机会,并且成立专门的法律对正规的民间金融进行保护,打击非法存在的民间金融形式。”同时他强调民生金融本身存在较大风险,建议采取“存款保险机制”,对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无独有偶,就在去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上海自贸区之余表示,上海在推进建设金融市场之外,要建设保险交易市场,以保险分散风险,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和风险监测体系。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TPP协议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
基于咨询服务业展会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金融消费者为中心的风控...
基于KMRW声誉模型的互联网...
大数据金融环境下小微融...
家庭金融资产投资文献综述
金融开放条件下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选择
身份盗窃防范与金融安全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研究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