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可感知性:隐藏信息被附加到载体对象中,利用载体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将,秘密信息不着痕迹的隐藏进去,例如利用文字的冗杂性和图片的视觉不可分辨等特点,这是密码学所不具备的能力;

    2.抗干扰能力强:这是指在被改造过的载体信息的传输过程中,经过多次的损毁和处理过程,仍然能够保证较低的错误率并且在解密过程中能够较完整的恢复秘密信息的特性,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隐藏容量大:在信息的传输中,一次性携带大量的秘密信息是衡量一种隐藏信息能力的重要指标,在选择合适的信息隐蔽方法的时候,要综合考量信息隐藏容量和抗干扰性强弱,从而找到最适合的一种方案。

2  网络隐蔽信道

2.1  网络隐蔽信道的发展情况

    网络隐蔽信道主要是通过对网络协议的分析,利用网络协议中定义不明确的部分或协议中存在的缺陷,通过一定的算法,将隐蔽信息嵌入到网络数据流中。建立隐蔽信道后,并没有增加网络连接的个数,通常也不会对网络流量产生影响,隐蔽信道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而由于近年网络流量的不断激增,通过网络隐蔽信道所泄露的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加[4]。

    隐蔽信道从研究方向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如何构造隐蔽信道和如何检测隐蔽信道。其中对如何构造隐蔽信道,又要考虑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所构造信道的隐蔽性、带宽以及实现的难易等等。对隐蔽信道的检测应该是隐蔽信道分析的难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能够检测所有隐蔽信道的统一实用的方法,对隐蔽信道的检测主要是针对相应的隐蔽信道采取相应的检测技术,目前出现的能够检测大多数隐蔽信道的方法也都存在检测效率问题,有些还需要在正式检测之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过程[5]。

在隐蔽信道的建立方面,最早出现的隐蔽信道多是通过在协议中定义不明确的字段嵌入隐蔽信息的方式建立,尤其是在网络中的IP层和传输层,将隐蔽信息嵌入到头域的某些未定义位置,这样产生的隐蔽信道,隐蔽性差很容易通过简单的检测手段检测出来。又由于防火墙和NAT设备的大量使用,这些设备集中对网络层和传输层的数据包头进行过滤和修改,单纯利用这两层的特殊字段隐蔽信息变得更加困难。近年更多的研究者开始对HTTP等应用层协议中的隐蔽信道进行研究[6]。

根据应用层协议建立的隐蔽信道相对于下层隐蔽信道,具有隐蔽方法灵活,隐蔽性好和不易被检测的特点。


上一篇:电子文献自动朗读系统设计
下一篇:J2EE蛋白质-配体绑定位点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交互式学习设计

基于离散事件系统Petri网模型的可达图研究

基于高斯过程动态模型的时序数据恢复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MATLAB基于流形学习与神经网络的预测建模

基于SNA的唐诗关系分析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智能路径规划研究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组态王文献综述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紫陵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