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n,i;

    printf(“n=”);

    scanf(“%d”,&n);

    for(i=1;i<=n;i++)

       printf(“fib(%2d)=%3d\n”,i,fib(i));

       getch();

}

    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n=10

fib( 1)=   1

fib( 2)=   1

fib( 3)=   2

fib( 4)=   3

fib( 5)=   5

fib( 6)=   8

fib( 7)=  13

fib( 8)=  21

fib( 9)=  34

fib(10)=  55

由于fib(n)=fib(n-1)+fib(n-2),而fib(n-1)=fib(n-2)+fib(n-3),fib(n-2)=fib(n-3)+fib(n-4),

,最后可以推到fib(5)=fib(4)+fib(3),fib(4)=fib(3)+fib(2),fib(3)=fib(2)+fib(1),至此,因为fib(2)=fib(1)=1,所以可以算出fib(3)的值。从而算出fib(4)的值,以此类推,最后计算fib(n-2),

fib(n-1)和fib(n)的值。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QQ752018766-

    因此,在函数fib中,出现对自身的递归调用从fib(n)开始,逐级往下调用,直到调用到函数fib(2)和fib(1)时,函数获得一个确定的返还值,停止继续往下的调用,然后开始逐级向上进行返回的过程,最终通过fib(n-1)和fib(n-2)的调用结果返回到fib(n),获得所需的结果。

2。2。2  间接递归

子程序A和B是嵌套关系的情况下,外层的A被内层的B调用,这是间接递归;子程序A 和B是平级关系的情况下,A调用了B且B调用了A,这也称为间接递归。不过,这种间接递归的方法采用到“超前引用”的规则。

上一篇:人工势场法多机器人编队系统控制
下一篇:基于安卓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交互式学习设计

基于离散事件系统Petri网模型的可达图研究

基于高斯过程动态模型的时序数据恢复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MATLAB基于流形学习与神经网络的预测建模

基于SNA的唐诗关系分析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智能路径规划研究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组态王文献综述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紫陵阁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