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微通道内沸腾换热强化传热特性研究(3)
对内径为 2.92mm 管道进行了实验,其结果表明h 对q 和G 的变化都
很敏感,证明了核态沸腾与对流沸腾机理对微通道中换热的重要影响。在 Wembsganss 等人[4]
的实验结论之上,Tran 等人[5]
的小圆管和矩形通道内的流动实验中,区分出了两种方式主导
的区域,包括有高过热度核态沸腾主导区以及低过热度对流沸腾主导区,但由于小通道内产
生的大的弹状流,对比较大的热流密度仍是核态沸腾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同时实验还表明
了对换热系数的影响因素中,通道的几何形状影响不大。
Kuznetsov 和 Shamirzaev[6]在 0.9mm×500mm 的环形狭缝中对 R-318C 工质的流动进行了
研究,在较高的干度下,泡核生成被抑制。Yu 等人[7]
对内径 2.98mm、长为 0.91m 的水平管
道内,水的两相流动进行了研究,当干度 5 . 0 x 时,此时核态沸腾主导,热流密度对换热影
响更为明显;当干度 5 . 0 x 时,此时对流蒸发主导,质量流率对换热影响更大。而 Cornwell
和 Kew[8]对 R-141b 工质的干度变化对换热系数进行了定量研究,在总结实验中对蒸干这一特
征更加重视,蒸干是与大管道换热显著的区别特征,故而临界热流密度(CHF)进入了研究人员
的视野内。毕勤成等人[9]用 DV 摄像机记录了在 FC-72 液池中两个小圆管内的沸腾换热,得到了对
小圆管的换热系数与沸腾过程的曲线图,他们得出的是:CHF 与换热系数是随几何尺寸减小而减小,孙淑凤等人[10]
在液氮狭缝实验中得出了不同结论:随着狭缝的减小换热效果反而更
好。Ravigurrurajan 等人[11]在宽为 270µm、深度为 11 mm的微通道内,进行了对R -124 工质
的沸腾换热实验, 得出:核态沸腾换热占主导地位,但是在高干度环境下, 其主导程度会被削弱;
多通道中,换热系数在汽体百分比过高时,由于流动摆动的影响会发生改变。彭晓峰等[12]在不同几何形状的微通道进行了沸腾换热实验,工质为水、乙醇及其混合物,在实验中得出微通
道与大管道的沸腾换热有巨大差异,而且实验中发现微通道内的拟沸腾现象,即当量直径为 0.
1mm 到 0.6mm之间时,实验中三角形、矩形流动通道内没有产生汽泡。
Bonjour 和Lallemand[13]
提出了对(汽泡直径/槽道直径)这一比值的重要性,当汽泡直径
过大时,两壁面将把气泡挤压变形,从而对换热产生影响,进而提出了Bond 数来描述沸腾换热的机理: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Fluent双圆柱绕流的传热数值模拟
下一篇:
攻角下高速弹头气动热的数值研究
136TEU内河集装箱船船体结构规范设计+CAD图纸
3000t级内河油船船体结构规范设计+CAD图纸
Maxsurf50吨内河货船总体设计+CAD图纸
人工髋关节表面微造型润...
88.8米内河干货船船体结构规范设计+CAD图纸
自动售货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
Maxsurf90吨内河船总体设计+CAD图纸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