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7  从动杆的设计 7

2.8  动平台与从动杆之间的轴的设计 7

2.9  动平台的设计 8

2.10  动平台上机械手的设计 8

2.11  动平台的转动设计设计 9

2.12  本章小结 9

3  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及静力学分析 10

3.1  并联机器人机构自由度计算 10

3.2  位置反解 10

3.3  位置正解 13

3.4  工作空间 14

3.5  并联机器人静力学求解 14

3.6  本章小结 14

4  并联机器人零部件的设计及选取 15

4.1  电机的选取 15

4.1.1  电机的类型选取 15

4.1.2 电机的型号选取 16

4.2  减速器的选取 16

4.3  主动杆的设计 16

4.3.1 主动杆的受力分析 16

4.3.2 主动杆的截面选择 17

4.3.3 主动杆的弯曲应力校核 17

4.4  从动杆的设计计算 19

4.5  减速器与主动杆之间的轴的设计计算 19

4.5.1  选择轴的材料 20

4.5.2  初步计算轴的最小直径 20

4.5.3  轴的结构设计 20

4.5.4  轴的受力校核 21

4.5.5  轴上零件的受力校核 22

4.5.5.1  轴承寿命的计算 22

4.5.5.2  键的校核 22

4.6  主动杆与从动杆之间的轴的设计计算 22

4.6.1  选择轴的材料 23

4.6.2  轴的结构设计 23

4.6.3  轴的受力校核 23

4.7  动平台与从动杆之间的轴的设计计算 24

4.7.1  选择轴的材料 24

4.7.2  轴的结构设计 24

4.7.3  轴的受力校核 24

4.8  本章小结 25

结论 26

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1 绪论

通过查阅资料,充分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总结和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展望一下并联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

1.1  本课题的背景

现在国际上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比较成熟,尤其是在辐射污染大,复杂难以施工和巨大沉重的工件难以使用人力的环境,往往机器人成为最好的选择。

上一篇:UG巧克力3D打印机打印工艺优化+CAD图纸+答辩PPT
下一篇:ADAMS+MATLAB某火炮高低传动系统设计与仿真

爬行式管道探测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CAD图纸

两栖管道探测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图纸

UG+VERICUT工业机器人在船用...

三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机械臂结构设计

Solidworks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结构设计

Pro/E迎宾机器人整体结构及壳体模具设计

OpenCV社区安保服务机器人...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紫陵阁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组态王文献综述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