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IV

VI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 课题研究现状 1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及创新点 2

1。4 本章小结 4

2 模具工艺分析及总体方案的确定 5

2。1 模具工艺分析 5

2。2 模具总体方案的确定 7

2。3 本章小结 11

3 模具结构方案设计 12

3。1 注射机的选用以及注射机参数校核 12

3。2 材料的选择 14

3。3 模具设计及有关计算 14

3。4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16

3。5 推出、导向(锥面定位)机构设计 21

3。6 无拉料杆开模塑件力的计算 25

3。7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26

3。8 金属螺纹嵌件设计 30

3。9 排气系统设计 31

3。10 模具结构简图 31

3。11 本章小结 33

4 基于 Moldflow 的浇注系统的设计 34

4。1 模型的前处理 34

4。2 基于 Moldflow 的浇口位置及浇口数目确定 35

4。3 基于 Moldflow 的浇注系统的设计 36

4。4 基于四种方案的充填过程初步分析 37

4。6 本章小结 41

5 热流道相关选型与计算 42

5。1 热流道模具的概念、优点 42

5。2 单喷嘴热流道 42

5。3 热喷嘴的设计 43

5。4 单点式热流道模具结构分析 45

5。5 温度控制系统 46

5。6 本章小结 47

6 基于 Moldflow 的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 48

6。1 冷却系统结构 48

6。2 冷却系统的设计 49

6。3 冷却回路分析 50

6。4 本章小结 52

7 结论 53

致谢 54

参考文献 55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塑料工业与汽车、航空航天及家用电器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大型的 塑料件质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相应地对中大型塑料件注塑模具制定了更高 的标准。以 QC 风扇固定底座的浇注系统设计为例,因塑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壁 厚不均匀且壁厚充填长度比较大等因素而可能导致塑件出现充不足、充不匀、成 型质量差、在制品的进胶口附近出现呈波浪状向模具纵深扩散的流痕等缺陷。

上一篇:QCS006A液压实验台的改造+CAD图纸+VB程序
下一篇:SAM焊球缺陷检测与模糊神经网络分类

1.0T固定式平衡吊设计设计+图纸

UG中速柴油机固定机件12v机体三维设计+源文件

UG中速柴油机固定机件16...

DG200型固定式管状带式输送机的设计+CAD图纸

尺骨茎突骨折不稳机理及...

Seasm某海洋平台生活船推进器底座强度校核

Patran5000T油船锚机底座结构强度分析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