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依据及
研究
意义
19世纪50年代,二战后作为战胜国的美国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与此同时,社会处在一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爆发战争的不稳定状态中,人们缺乏精神信仰,物质和精神的强烈反差造成了内心的空虚和彷徨。美国统治阶层对外发动冷、热战,对内实行高压政策,出现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人权自由遭受到了压制,人们对这一现实极其不满。社会上开始涌现出一批年轻人,他们反传统,反文化,旨在打破现有的腐败制度,追寻自由和平的世界及精神的极大满足,却外在表现为离经叛道,放荡不羁,沉浸于毒品、酒精与性爱中,因此而遭受诟病。
就如同一战后美国出现了“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二战后出现的这一代被称为“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Beat”一词最先由杰克•凯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在一次跟友人交谈时提出。原意为有“疲惫”或“潦倒”之意,凯鲁亚克却赋予它具有积极色彩的“欢腾”和“幸福”之意,同时又认为它象征当时流行的“博普”爵士
音乐
的节奏,因而与“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被称为美国“垮掉的一代之王”的他写的小说《在路上》则被奉为垮掉一代的“圣经”。4006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以自己于20世纪中期一次横穿美国大陆的经历为原型,具有自传体性质的小说,作者借第一人称萨尔之口,记述了“他”为了追寻真我和精神自由,在朋友迪安的带动下与他和玛丽露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便车或驾车多次横穿美国大陆,到达墨西哥的故事。他们一路高谈阔论,吸毒酗酒,寻求刺激与信仰,过着自由散漫的生活,最终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分道扬镳。这部小说包括五个部分,其中三部分描写了在路上的生活。小说中凯鲁亚克实践了他首创的“自发性写作”,就是也就是金斯伯格所说的“最初的思绪,最好的思绪”(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虽然造成了全文结构松散,但是完好地保留了作者最真实的思想表达。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小说的主人公之一迪安•莫里亚蒂(Dean Moriarty),他的原型来自于作者的朋友尼尔•卡萨迪,他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几乎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迪安展开的,没有他的出现,也就不会有《在路上》中几次旅行的存在。作者赋予了这个角色太多的人道主义色彩,他身上集结了最好的一面和最坏的一面,有着最糜烂消极的生活方式,也有最纯净高尚的心灵和不顾一切追求理想的勇气。他就是最典型的“垮掉分子”,通过对这一人物的深刻剖析,可以更好的了解“垮掉的一代”颓废放荡的表象之外的真正本性。解读迪安莫里亚蒂,就是解读那“垮掉的一代”,去伪存真,了解他们身上敢于直面人生苦楚,追寻自我的闪光点,这些对当今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心灵日渐空虚迷失的
现状
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2)选题
研究现状
自《在路上》于1957年出版以来,除了在美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在其他国家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从上世纪五吹冰十年代至今,
国内外
不乏对《在路上》及其他“垮掉派”作者和作品的深刻探讨。
目前市面上主要是1998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文楚安译本和200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王永年译本。虽然两个译本都各有优缺点,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译和错译,但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使得《在路上》能走进广大中国读者的视野,并得到广泛的喜爱。同时,译者的贡献也对国内学者的研究都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大学生创业论文开题报告
下一篇:
《傲慢与偏见》和《金锁记》中的婚恋观比较开题报告
家居企业员工敬业度开题报告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开题报告
《红王妃》中芭芭拉•霍...
组态王文献综述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紫陵阁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