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杜拉斯《悠悠此情》中的“中国情人”形象开题报告
1、选题的意义及
研究
状况:
选题意义: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凭借其代表作《悠悠此情》获得了1984年的龚古尔
文学
奖,为她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本论题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情感欲望、心理动机和深层次的种族意识和文化焦虑等内容分析、认识《悠悠此情》中“中国情人”形象。该论题对于理解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及文化意蕴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4153
研究
现状
:
学术界关于杜拉斯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主要集中在以创作风格和技巧、作品结构、小说语言为主的形式研究和以女性主义角度、心理学角度、主题学角度为主的内容研究。其中有学者已经从心理学、作品主题及人物形象方面对《悠悠此情》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学者们认为该作品符合杜拉斯一贯的“异国爱情”创作模式, 该模式自传色彩浓厚,其产生与作者的成长经历和性格息息相关。许多批评家以文化理论为指导,认识文本的深层次意蕴。以上这些研究均为“中国情人形象”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资料。
2、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2.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论文拟完成以下研究内容:
(1)“中国情人”形象的特点
①两性关系中的被动性
②残酷现实中的妥协性
(2)“中国情人”形象形成的原因
①内因:自身
经济
上的依赖
②外因:种族、阶级、文化的影响
(3)“中国情人”的文化意蕴
①“中国情人”的抽象存在
②“情人中国”的东方情结
研究方法:
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细读法、审美批评的方法分析《悠悠此情》中“中国情人”形象的特点;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与文
化学
的相关理论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形象”的成因及其深层次意蕴。
研究思路:
反复阅读文本《悠悠此情》, 运用审美批评的方法仔细分析作品中的异域场景、人物的经历和情感欲望来解读作品中的“中国情人”形象;同时以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理论等为指导,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把握种族、阶级、文化、性别、社会集体想象物等因素对“中国情人”形象塑造的影响。
3、准备情况:
我已阅读过相关
材料
:
[1]陈惇.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杨•安德烈亚. 情人杜拉斯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3]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M].戴明沛,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4]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劳拉•阿德莱尔.杜拉斯传[M].袁筱一,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
[6]徐琰.探析杜拉斯《悠悠此情》中的中国形象[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
[7]向红.杜拉斯《情人》的形象学分析[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
[8]刘玉婷.论杜拉斯后殖民话语中的中国情人形象[J].湘潮,2009,(5).
[9]吕沙东.遥远的“他者”:杜拉斯笔下的中国形象[J].河池学院学报,2008,(6).
[10]赵婧.杜拉斯《情人》反叛意识的根源和表现[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11]孙雁冰.另一个自己之门:论杜拉斯及其反复重构的“情人事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9) .
[12]赵若纯.谈杜拉斯《悠悠此情》中的东方情结[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4).
[13]缑英杰.论杜拉斯作品中的异国爱情创作模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 .
[14]梁春华.印度支那情结与杜拉斯[J].河池学院学报,2004,(8).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鲁迅对屈原的评价与研究开题报告
下一篇:
中学作文教学的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杜丽娘和林黛玉女性形象开题报告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组态王文献综述
紫陵阁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