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氟化液蒸馏结晶釜设计开题报告(2)
搅拌传动装置
系统
由电机、减速机、联轴器、传动轴、搅拌轴、机架、机械密封、凸缘法兰、搅拌器等组成。系统设计时,不仅要考虑设备的使用性能,还要考虑它的
经济
性。基于以上观点,设计结构时在保证设备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使结构简单且安全。
2.2 反应釜的密封
2.2.1 静密封
如法兰联接的密封。
2.2.2动密封
轴封属于动密封,包括了填料箱密封和机械密封[2]。填料密封的结构是由衬套、填料箱体、填料环、压盖、压紧螺栓等组成。原理为被装填在搅拌轴和填料函之间环形间隙中的填料,在压盖压力的作用下,沿搅拌轴表面会产生径向压紧力。填料中的润滑剂在径向压紧力的作用下被挤出,在搅拌轴的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液膜。这层液膜一方面使搅拌轴得到润滑,另一方面起到阻止设备内流体漏出或外部流体渗入的作用,而达到轴向密封的目的。
机械密封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密封结构。它的泄漏量少,使用寿命长,摩擦功率损耗小,轴或轴套不受磨损,耐振性能好,常用于高低温、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场合。但结构复杂,密封环加工精度要求高,安装技术要求,装拆不方便,成本高[3]。
图2.1 填料密封的结构图2.2 机械密封
上图2.2中:1-上、下静环密封圈;2-下静环;3-下动环;4-上、下动环密封圈;5-套筒密封圈;6-弹簧;7-上动环;8-上静环;9-套筒;10-套筒紧定螺钉;11-密封腔;12-压紧圈
2.3 搅拌器的选择[4]。
搅拌器的作用是:推动静止的液料运动,文持搅拌过程所需的流体流动状态,以达到搅拌的目的。搅拌器的主要部件是桨叶,因此桨叶的几何形状、尺寸、数量及转速对搅拌器的功能和搅拌效果有重要影响。
2.3.1 桨式搅拌器
由桨叶、键、轴环、竖轴所组成。桨叶一般用扁钢或不锈钢或有色金属制造。桨式搅拌器的转速较低,一般为20~80r/min。桨式搅拌器直径取反应釜内径Di/3~2/3,桨叶不宜过长,当反应釜直径很大时采用两个或多个桨叶。桨式搅拌器适用于流动性大、粘度小的液体物料,也适用于纤文状和结晶状的溶解液,物料层很深时可在轴上装置数排桨叶。
2.3.2 涡轮式搅拌器
涡轮式搅拌器分为圆盘涡轮搅拌器和开启涡轮搅拌器;按照叶轮又可分为平直叶和弯曲叶。涡轮搅拌器速度较大,300~600r/min。涡轮搅拌器的主要优点是当能量消耗不大时,搅拌效率较高,搅拌产生很强的径向流。因此它适用于乳浊液、悬浮液等。
2.3.3 推进式搅拌器
推进式搅拌器,搅拌时能使物料在反应釜内循环流动,所起作用以容积循环为主,剪切作用较小,上下翻腾效果良好。当需要有更大的流速时,反应釜内设有导流筒。推进式搅拌器直径约取反应釜内径Di的1/4~1/3,300~600r/min,搅拌器的材料常用铸铁和铸钢。
2.3.4框式和锚式搅拌器
框式搅拌器可视为桨式搅拌器的变形,其结构比较坚固,搅动物料量大。如果这类搅拌器底部形状和反应釜下封头形状相似时,通常称为锚式搅拌器。框式搅拌器直径较大,一般取反应器内径的2/3~9/10,50~70r/min。框式搅拌器与釜壁间隙较小,有利于传热过程的进行,快速旋转时,搅拌器叶片所带动的液体把静止层从反应釜壁上带下来;慢速旋转时,有刮板的搅拌器能产生良好的热传导。这类搅拌器常用于传热、晶析操作和高粘度液体、高浓度淤浆和沉降性淤浆的搅拌。
2.3.5螺带式搅拌器和螺杆式搅拌器
螺带式搅拌器,常用扁钢按螺旋形绕成,直径较大,常做成几条紧贴釜内壁,与釜壁的间隙很小,所以搅拌时能不断地将粘于釜壁的沉积物刮下来。螺带的高度通常取罐底至液面的高度。螺带式搅拌器和螺杆式搅拌器的转速都较低,通常不超过50r/min,产生以上下循环流为主的流动,主要用于高粘度液体的搅拌。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电池盖成型注射模设计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
下一篇:
汽车控制按钮注射模设计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磁流变液减震体验平台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19米船用吊机液压及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300T液压纤维打包机回转装...
轴孔过盈配合装拆用液压...
液力推土机工作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船用液压起锚机设计开题报告
800KN双卷筒液压拖缆机设计开题报告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组态王文献综述
紫陵阁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