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滴滴打车的市场概况

滴滴打车通过与腾讯、百度地图的合作,对用户的位置进行定位,搜索出用户附近的所有空车,并向司机发布用户的实时信息,用户可以与司机通话约定打车的相关服务事宜。滴滴与快的合并后,“滴滴出行”成为打车市场的寡头。打车软件市场是非常有潜力的,以上海为例,目前市场上大概有5万辆出租车,假设一辆出租车一天能接20次均价20元的单,那么在上海一天的交易额就能有2000万元左右,全国有30个左右跟上海打车市场差不多的城市,那么每天的交易额就能达到6亿元左右。滴滴公司从中抽成1%,可以得出每个月的盈利也能达到1。8亿元。另外,滴滴软件也有一定的广告收入。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打车APP面临的用户量越来越多,其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重。

滴滴打车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出租车与乘客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传统的打车模式是乘客可以直接“路边招手”打车,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乘客不能及时打到车,或者出现乘客被选择性拒载,而司机也不能充分利用空车资源,造成空载率高、打车难的情况。另外,早晚高峰时期,和恶劣天气情况,出租车司机往往会因为成本问题,出现拒载、坐地起价或者不出车的情况。而滴滴打车的司机则可以通过用户发布的定位信息,根据自己的位置选择是否接单,避免了资源浪费,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可以看出,滴滴打车之于传统的打车模式明显的优势在于:1、彻底大批量传统的打车模式,解决了打车难、空载、拒载、服务态度差等问题。2、充分利用闲置交通资源,如闲置的而私家车、空位等,提供了私家车服务,包括快车、顺风车、专车、拼车等服务,充分利用了身边的社会资源,节约出行成本。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打车软件成为移动上网APP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截止2016年6月,如图1可以看出,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打车服务,占比率85%,其次是专车服务,占比45%,租车和拼车服务分别占比43%、36%,代驾服务占比25%。可以看出,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已经顺利融入市场,适应了市场的多样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图1  打车服务使用频率分析

3  滴滴打车盈利模式分析文献综述

虚拟价值链(Virtual Value Chain)的概念最早在《开发虚拟价值链》(ExpoitingtheVirtualValueChain)这本书中出现,其中提出企业的竞争活动有两个场所:一个是市场场所,是由市场现有资源组成的物质场所;另一个是市场空间,是由价值信息组成的虚拟空间。以虚拟价值链理论为依托,结合O2O的模型,滴滴打车通过建立新型的虚拟价值链模型(如图3),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通过整合、分配用户的需求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以及“基本增值与辅助增值相结合”。为了分析滴滴打车的盈利模式,可以将虚拟价值链于麦肯锡的5Cs模型(如图4)相结合,麦肯锡的5Cs模型是为了获取企业的剩余价值,分为5个方面:竞争,相同产业通过竞争来获取剩余价值;集中,从供需两方面获取剩余利润;攫取,从用户身上获取剩余价值;创造,创造新的需求获取剩余价值;合作,通过合作来获取剩余价值。从图3滴滴打车的价值链来看,这五个方面都囊括在里面,其中,竞争获利是其优先抢占市场的前提,集中获利是获取剩余价值的主要手段,攫取和创造获利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向,而合作获利是实现剩余价值以及利益最大化的长期发展战略。

上一篇: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江苏银行盐城分行为例
下一篇:企业并购中的财务绩效及风险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

经理权力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

C2C模式下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

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研究

公司资本结构的分析与选择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