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中国证券业并购动因与问题浅析以申万收购宏源为例(3)
在中国证券业并购动因方面,邓淑斌(2002)结合案例,分析了中国证券业
并购的内因、外因和特殊原因。帕特里克•高根(2004)认为公司并购的动因在
于协同效应,他对经营协同效应以及财务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顾江(2001)阐
述了相比其他行业,证券公司更容易形成规模经济。
许芳和刘合群(2011)认为企业并购的动机来自于对不同经济效益的追求,
每一种动机都存在着一些必须克服的风险,针对不同企业,分析了不同并购动机
背后的并购风险, 针对这些并购风险讨论了相应的管理控制方法诸如进行专家评
估、充分调研、核心技能整合以及多步并购。
在中国证券业并购产生的问题方面,姜赢(2010)对中国证券业并购中遇到
的政府干预、市场定位、地方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戚琪(2008)在对中信证券
的战略并购分析中阐述了政府对于目标公司、重组价格等干预的问题。
帕特里克A 高根和朱宝宪(2004)从新的视角出发,对并购
艺术
的最新发展
趋势进行了研究,从金融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解释了这些交易,以专业性和国际性
的眼光分析并购的动机,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并购的策略与机制,提供了实施或防御敌意收购最好一的攻防策略, 并且说明了如何处理公司重组过程中的各种复杂
问题。
蒲立丛(2003)采用了中外对比分析、归纳和演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
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我国目前券商重组的模式进行评析,进而结合我国证券市
场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券商重组模式的选择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我国券商重
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此外,金永红、奚玉芹、何光辉(2005)结合美国、日本兼并收购模式,对
我国证券业并购与整合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阎晓春和龚龙杰(2013)结合综合评价并购绩效的目的和我国资本市场的特
点, 采用
会计
指标研究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财务指标体
系,并通过因子分析,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作出评价。
在实证分析方面,徐耿彬(2011)以西南证券与国都证券重组事宜为背景,
对此次的重组过程中能够实现的效应、 重组方式的利弊及重组前后应该注意的问
题进行了分析。
戚琪 (2008) 对中信证券的历史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分析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中信证券的具体对策, 得出中国证券行业的行业龙头公司是通过成功的战略
并购重组崛起的。并针对该案例分析了并购对中国证券行业产生的影响。以及对
中国证券行业并购研究的相关启示。
杨艺,孙庆礼(2013)通过研究112 家券商,进行总结,分析出我国券商的
并购重组大多由当地政府行政指导完成,主要以化解券商经营风险为目的,主要
原因可归为功能分离、区域整合、危机救助与扩大规模四个方面。并归纳了我国
券商并购重组的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
已有很多学者对中国证券业并购从起因到并购方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
的分析,本文的独到之处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分析中国证券业并购的动因
及问题基础上,加入申银万国收购宏源证券案例,结合理论对收购的动机和遇到
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这使得对中国证券业并购的讨论更加具体、详实,更加利于
理解,也更具有实际意义。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COSO五要素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
光明乳业司战略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研究
论ACCA与中国传统会计的系统差异
中国船舶公司年度财务报告SWOT分析
腾讯公司企业并购绩效研究
中国铝业价值评估研究
定向增发对中国重工业绩影响的研究
哈佛分析框架中国重工战略财务分析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