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基于XBRL应用环境下的审计问题研究(8)
持续审计是传统审计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延伸,它继承了传统的审计目标,但是,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内涵。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对经济信息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信息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强烈。就审计目标来讲,仅仅对审计对象的真实性、恰当性、合法性等发表审计意见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还必须及时的对审计需求做出反应,缩短产生审计需求与发布审计报告的时间。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XBRL的推广,为持续审计的实施解决了技术障碍,使得根据审计需求实施实时审计成为可能。因此,持续审计的目标是根据审计需求,实时的对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和恰当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性发表审计意见。
3.3 持续审计的对象
作为传统审计的延伸,持续审计的对象还是以会计信息为核心,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这些数据是由企业的信息系统产生的,作为审计证据,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传输到审计机构的审计系统中。具体的审计内容根据审计需求而定,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内容,只要跟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关并且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都可以成为持续审计的内容。由于会计信息审计的发生是由审计需求决定的,即有审计需求便进行审计,所以审计频率比较频繁。
另外,会计信息在生产经营环节中产生,并由企业的信息系统及时记录、收集、处理。审计过程中审计证据的取得是在实时的、较少人工操作的网络环境中实现的,对企业信息系统有较强的依赖性。所以对企业信息系统及其内部控制的审核就成为了持续审计模式中会计信息审计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XBRL分类标准的审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审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信息系统系统应用程序审计、企业信息系统硬件设施评价。由于企业信息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因此,信息系统审计的审计频率较低,一般可控制在一个或两个会计年度执行一次,审计内容较为固定,除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审计一般只在该系统第一次被审计时实施外,其他四部分都应涉及。
3.4 持续审计的特点
⑴ 审计手段的自动化
自动化是持续审计不同于传统审计的核心特征之一。持续审计是一种技术驱动型审计,它对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都有较高依赖性,各种技术在持续审计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持续审计是强调利用电子化审计证据的审计过程,电子审计是必要手段。自动化意着审计人员将从收集与审核审计数据等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专注于审计过程中的难点与重要事项,从而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⑵ 审计实效的实时性
持续审计不同于传统审计的另一个核心特征,就在于审计报告时间是在事件发生的同时或稍稍滞后,做到了时间同步且精确度高。其实时性表现在信息证据收集、监控和分析、发布审计报告三方面。
⑶ 审计过程的连续性
审计过程包括审计计划、控制评估、风险评估、审计报告、审计意见跟踪等,在持续审计的方法下,这些过程是连续的。比如,对于年度财务报告,在前一年度的财务报告发布时的第一个季度内就制定下一个年度的审计计划,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对计划进行适当的修正和复合。整个过程都是不间断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⑷ 审计范围的多元化
传统审计概念所定义的审计范围仅限于财务资料,在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中,持续审计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审计人员所面对经济业务信息包括财务与非财务信息、货币和非货币形态的信息、数字化信息和图形化信息、历史信息和未来预测性信息等。
共9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一篇:
银行信贷新政下中小企业融资的再思考
下一篇:
关于我国创业板市场运行效率的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
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
企业管理控制的流程分析应用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
全面预算编制的应用问题...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