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转基因植株构建
    将番茄野生型模式植株Micro Tom种子经75%乙醇消毒1 min,2% 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5 min,无菌蒸馏水洗涤6-10次后,以适当间距播种在MS培养基上,24-26℃暗培养3-4天后,转移到16h光照/8h黑暗下培养至子叶完全展开。番茄苗期2天时,平板划线法活化携带最终表达载体的农杆菌EHA105于LB平板上,28℃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4h,将农杆菌接种于至少3支装有5ml LB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28℃摇菌近24h(LB固体、液体培养基均含有100 mg/L 卡那霉素、30 mg/L 利福平及载体携带对应抗性)。同一天取完全伸展的番茄子叶,切除其前后两段,留取中间约0.5cm叶片,近轴面朝上置于预培养基上,24℃-26℃正面置暗培养2天。5000 rpm/min 收集农杆菌并用MS培养液重悬农杆菌,OD600值调至0.4-0.6,置于5mL离心管中。取暗培养的番茄子叶组织块泡在菌悬液中25-30min后,用无菌滤纸吸干菌液,近轴面朝上置于共培养基上,24℃-26℃暗培养2天。无菌蒸馏水漂洗外植体6-10次,每次30min,后用终浓度为250mg/l的羧苄青霉素溶液漂洗30min。用无菌滤纸吸干菌液,近轴面朝上置于后培养基上,24℃-26℃,16h光照/8h黑暗培养3天。将外植体近轴面朝上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每两周继代一次,至抗性芽分化。当抗性芽长到1cm时,切下抗性芽并将茎基部插入生根培养基中,当有大量根长出,洗净根部培养基并移栽到土壤中,24℃-26℃,16h光照/8h黑暗培养。
1.2.3转基因植株筛选
    移栽到土壤中的番茄植株,待长至适当大小时,取新生的叶片0.1g,通过试剂盒提取番茄叶片DNA,并通过PCR验证是否过表达成功。
上一篇:中国槌角蝗科剑角蝗科昆虫的泛生物地理学分析
下一篇:渭河南部流域底栖动物性状和功能多样性对不同空间尺度环境变量的响应关系

酸性电解水对樱桃番茄的防腐保鲜作用

HY-1、HY-2、HY-3菌株的发酵液对番茄的促生作用

HY-24防治番茄苗期真菌感染的试验研究

酸性电解水对樱桃番茄采后品质劣变减缓作用

芽孢杆菌HY-24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效果及实验

定量PCR技术分析番茄LeSPL-CNR基因表达模式

利用酵母系统鉴定番茄LeSPL-CNR的转录活性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