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引言部分    1
1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发生    1
  1.1细菌性青枯病的病原物    1
  1.2细菌性青枯病的表现症状    2
  1.3细菌性青枯病的发生规律    2
2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防治    3
    2.1抗病品种培育    3
  2.2物理化学防治途径    4
  2.3生物防治途径    5
 3 微生物制剂类型    5
  3.1颗粒剂    5
  3.2冻干剂    5
  3.3粉剂    6
  3.4水剂    7
  3.5微胶囊剂    8
 4 影响微生物货架期的因素    8
  4.1温度    8
  4.2湿度    9
  4.3 PH    9
  4.4光    9
  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9
第二章 探讨不同储存时间BBS家族对番茄促生防病效果的影响    10
材料和方法    11
    1.1 BBS家族的制备    11
1.2病原微生物    12
1.3植物的生长条件    12
1.4储存不同天数后发酵液有效活菌数测定    13
1.5发菌液各组合对番茄促生效果研究    13
1.6发菌液各组合对番茄青枯病防病效果研究    14
1.7 病害严重度及防效统计    15
1.8  数据分析    15
2结果    15
2.1 BBS中三菌储存不同天数后有效活菌数检测    15
2.2 BBS家族各处理储存不同天数后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16
2.3 BBS家族各处理储存不同天数后对番茄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20
3讨论    21
第三章 不通用量”宁盾”颗粒剂对番茄促生防病效果的    23
1材料与方法    24
1.1 微生物菌剂及植物    24
1.2不同用量的宁盾颗粒剂对番茄的促生试验    24
1.3青枯病菌的培养    25
1.4 不同用量的宁盾颗粒剂对番茄青枯病的防病试验    25
1.5病原物接种    26
1.6 青枯病的调查统计    26
2结果与分析    26
2.1不同用量的“宁盾”颗粒剂对番茄的促生效果    26
2.2 不同用量的“宁盾”颗粒剂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28
3讨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29681
第一章 引言部分
1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发生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从发现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1864年印度尼西亚首先报道在烟草上引起毁灭性的损失,随后,美国、澳大利亚也分别报道了马铃薯和番茄的青枯病。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始发现该病害(何礼远等,1983)。近年来,细菌性青枯病在我国华东、华中、华南、中南以及西南各省危害也十分严重。毕业论文
1.1 细菌性青枯病的病原物
引起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病原物是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E F Smith),属真细菌界(Bacteria),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乙型变形细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假单胞杆菌目(Burkholderiales),假单胞杆菌科 (Burkholderiaceae),劳尔氏菌属(Ralstonia)。菌体形态为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0.9~2.0×0.5~0.8µm,有极生鞭毛1~3根,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
上一篇:脱共生菌麦长管蚜的生命表特征研究
下一篇:生物有机肥对西瓜地养分转化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水稻FWL基因家族镉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水稻TIFY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不同光质对荞麦芽苗菜生...

玉米MADS基因家族的生物信...

拟南芥MADS基因家族基因组分析及表达研究

植物中MADS家族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学分析

不同光质对蚕豆芽苗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