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作为栽培稻的一个亚种,对稻瘟病的抵抗能力较强,主要分布在我国和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热带的非洲。在我国又主要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南以及云贵高原的海拔较低的地区。尽管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和花粉管通道法[1-4]等方法已经形成,但是目前的这些常规的遗传转化方法的转化成功率还是比较低[5-8],籼稻的高频再生体系以及转化体系至今还没有成功建立。体胚再生常常被用于种子的保存以及建立高效的转化体系。然而通过蛙卵胚FELB(Frog egg-like body)[9]诱导发生途径而建立的转化再生体系则具有便于操作、高繁殖率、适合工业化的悬浮培养,且便于进行遗传改造等诸多优势。据我们所知,对籼稻的体胚研究至今鲜有完整报导,因此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籼稻C418由师范学院植物遗传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保存。
上一篇:番茄MT新型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细菌硫酸软骨素类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中国石龙子对杀虫剂农药的胚胎发育反应

银杏胚珠-种子发育和种子萌发特征

除草剂草甘膦铵盐对中国...

大花金桂子叶胚乳切块培养再生苗的研究

喜树双受精后胚乳的发育观察

小型刚性卵胚胎发育行为热调节的能量代价

桂花幼胚培养和桂花子叶切块诱导愈伤的研究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