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琼脂糖凝胶电泳 7

1.4.5  数据处理 8

2结果与分析 8

2. 1 麦类纹枯病的基本特征 8

2.1.1 症状与病原 8

2.1.2 影响因素 8

2.2  SSR标记多态性 9

2.3  聚类分析及遗传距离分析 10

2.4  大麦苗期纹枯病的抗性鉴定 10

3 讨  论 11

参考文献 12

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可耕种土地面积较少,对粮食的需求量大[1-2]。随着酿酒、饲料、保健等工业的发展,麦类作物的生产呈现商业化的趋势。因此,麦类农作物作为主要粮食来源,其产量受到全国各界人士的关注。而近年来,麦类作物品种、栽培制度及生活环境等条件的变化导致纹枯病危害日益严重[3]。特别是随着施肥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已成为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障碍,因此培育高产稳产品种和探索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一直是广大学者研究的重点。源`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大麦(Hordeum vulgare L.)是禾本科作物,随着其种质资源长期的驯化栽培、自然进化和遗传定向改良,遗传基础变得比较单一。纹枯病是影响麦类作物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被植物病理学家所广泛关注。纹枯病作为大麦上比较严重的真菌病害,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大麦的抗病性育种。大麦纹枯病一般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麦类的叶鞘,影响麦类作物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严重时将会导致叶片早衰,植株倒伏造成大麦减产20%-30%[4-5]。对大麦纹枯病的防治,主要采用栽培技术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6],但选育和推广抗病种质是防治大麦病害最安全、最行之有效的途径[7]。同时,对大麦纹枯菌致病力及大麦抗病性的研究对其他禾本科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可为寻找新的抗性相关基因提供有效途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大麦抗病种质资源发掘、保护和利用的重要环节。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论文网分子标记由于其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染色体位置已知,在种质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广泛运用,现已成为遗传多样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研究利用纹枯菌株对收集自不同地区的31份大麦种质进行接种,通过比较不同种质间的病情指数,筛选具有一定抗性的大麦种质。同时,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抗性的大麦种质进行遗传背景分析,明确不同抗性的大麦种质的遗传背景差异,为大麦纹枯病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的31份材料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大麦种质(表1),引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鉴定所用的大麦纹枯病菌为立枯丝核菌,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上一篇:芦苇叶片硅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
下一篇:Isl1lacZ/Isl2GFP两种用于分析Isl1/Isl2基因表达模型的标签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加拿大一枝黄花花序组织...

HSCCC分离葡萄籽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

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MSC对大鼠心肌细胞抗低氧能力的影响

拮抗辣椒炭疽菌的生防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UV-C复合1-MCP处理对西葫芦...

拮抗酵母对展青霉素的降解及安全性评价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组态王文献综述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紫陵阁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