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杂粮对小鼠血糖代谢的影响(3)
日常中主食的品种搭配和摄入食物的数量会影响膳食的营养平衡和人体的健康效应。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也随着
经济
的飞速发展而发生着改变。日常膳食从粗粮向精粮转变,并且谷类总摄入量减少;蔬菜总摄入量减少;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大幅增加,特别是蛋类及其制品、禽类和肉类。虽然人们摄入的总能量下降了,但是明显的是脂肪供能比上升了[8]。
导致糖尿病的因素有饮食和运动等,科学的饮食以及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的预防糖尿病[9]。1986年,在我国大庆地区对577例 IGT人群进行了长期的综合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干预实验[10]。对照组的糖尿病发病率最高,为67.7%,饮食干预组的发病率仅是43.8%,运动干预组的发病率最低,仅为41.1%,然而饮食加上运动干预组为46.0%。实验结果表明,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现如今在慢性病的防治上越来越推崇食用低GI食物。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值)是指食用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食用50g葡萄糖后的一定时间内的体内血糖值的变化曲线的下面积的百分比。它主要是反映食物在消化吸收后引起的血糖应答水平的变化。GI值高的食物在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快、吸收完全,血液吸收葡萄糖的速度加快,导致血液中血糖浓度快速增加。然而GI值低的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长、吸收平缓,当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上升和下降速度平缓。Miller[11]等通过 Meta分析实验发现食用低 GI食物的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平均降低至90 th,因此低 GI值的食物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作用效果与降血糖药物类似
1.2杂粮的加工现状
我国具有很大的杂粮生产潜力,首先由于杂粮对生产条件要求不高,大多数农户都可以利用零星的土地或套种在大宗粮食作物之间分散种植,相对的生产成本较低,但是收益却比大宗粮食作物高。其次在最近这些年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立了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并且我国科研工作者们在良种培育、科学种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利于我们生产杂粮。
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杂粮的产量品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主食的杂粮品种产量下降,而有良好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们欢迎的品种产量增加。例如2003年的谷子比1997年减少了5.6%,高粱比1997年减少了21.1%,大麦比1997年减少了28.4%[12];由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产业经营发展和市场需求拉动使杂粮的种植产业具有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例如杂豆、薯类和荞麦的产量逐年增加。2003年杂豆产量为478万吨比1997年增长了18.6%。2003年薯类产量为3513万吨比1997年增长了10.1%。2003年荞麦产量为41.9万吨比1997年增加了19.4%[13]。
在近几年,杂粮的市场需求总量保持稳定,消费的品种有升有降。许多品种的杂粮在生产过程中很少施用农药,无污染,营养价值高,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因此颇受消费者喜爱。所以在最近几年来以杂粮为原料的食品、酿造等加工业有了很好的发展,并且创造出了很多不错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1.3杂粮的概念及其分类
杂粮就是一类小宗的粮豆作物 [14]。杂粮主要有以下几种,谷子、蚕豆、绿豆、籽粒苋、荞麦、芸豆、糜子、青稞、小豆、燕麦、小扁豆、豇豆、高粱、鹰嘴豆、薏苡、豌豆等[15] 。我国的杂粮具有品种多、质量好、分布广等优点[16]。因此我国的杂粮以其优势在生产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谷杂粮”之说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中写道:“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杂粮”的说法是受到了五行思想的影响,并在中国盛行不衰。谷类、杂豆类和块茎类是五谷杂粮的主要三大类。在我国,粗粮或杂粮是指除了大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作物。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发酵鲜湿米粉的制备及流变性研究
下一篇:
浸泡和发芽对薏米营养及抗氧化功能影响的研究
配料及工艺对慕斯蛋糕锁水性的影响研究
淮扬菜系地区居民的膳食...
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莲藕渣多糖组分的影响
硫磺熏制对猪肉元素及形态的影响研究
超微粉碎对莲子心活性成...
臭氧处理对苹果汁品质影响的研究
莲藕多糖对RAW264.7细胞PI3K-Akt及MAPKs通路的影响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