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菌菇中鲜味物质的提取及其作为饮料风味增强剂的开发(2)
1.2 菌菇中的呈氨基酸
氨基酸是人体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具有各种生理功能,也是重要的呈物质,在食品的呈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些氨基酸呈现很强的鲜,有些具有纯厚的甜,有些能够和糖类反应呈现独特的香,氨基酸作为增剂应用的主要有下列种类: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等[3]。食用菌中氨基酸含量丰富,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凤尾菇、银耳、黑木耳、猴头菇等常见食用菌的氨基酸总量平均在6%~21%之间。郑云兰等[4]研究了黑木耳和金针菇的氨基酸组成,在黑木耳氨基酸组成中呈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为1.12%,其他呈氨基酸含量分别为门冬氨酸0.97%、精氨酸0.68%、丙氨酸0.76%、甘氨酸0.52%、组氨酸0.36%、脯氨酸0.96%;金针菇中也是谷氨酸含量最高为4.15%,门冬氨酸1.91%、精氨酸1.35%、丙氨酸1.19%、甘氨酸0.91%、组氨酸0.62%、脯氨酸1.38%[5]。林彬研究了粗柄羊肚菌中氨基酸,菌盖中呈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8.92%,菌柄中为5.77%。杨秉耀等研究了平菇、草菇、香菇鲜品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6],在三种食用菌鲜品中呈氨基酸含量(%)分别为:谷氨酸0.28、0.47、0.55,天冬氨酸0.15、0.33、0.21,丙氨酸0.15、0.23、0.17,甘氨酸0.09、0.16、0.13,精氨酸0.10、0.17、0.14,脯氨酸0.07、0.14、0.08,组氨酸0.04、0.08、0.06。宋爱荣等研究了四个品种的杏鲍菇氨基酸组成和含量[7]呈氨基酸含量(%)分别为:谷氨酸6.121、4.116、3.143、2.166;天门冬氨酸2.15、2.03、1.71、1.87;甘氨酸1.120、0.195、0.188、0.189;丙氨酸1.57、1.21、1.24、1.13;组氨酸0.56、0.42、0.37、0.37;精氨酸3.74、1.94、1.83、0.98;脯氨酸0182、0.169、0.164、0.118。白岚研究香菇菌盖和菌柄的氨基酸成分和含量(%)[8],呈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酸3.762、3.876,天冬氨酸1.873、1.964,甘氨酸0.815、0.809,丙氨酸1.219、1.186,脯氨酸1.028、1.047,精氨酸1.487、1.503,组氨酸0.490、0.517,在香菇的18种蛋白质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占氨基酸总量的18.138%(菌柄)和18.149%(菌盖);其次是天冬氨酸,占氨基酸总量的9.15%。史琦云等研究了甘肃主栽香菇、平菇、金针菇、双孢菇、阿魏菇、杏鲍菇、茶树菇、黑木耳等食用菌氨基酸组成和含量[9],呈氨基酸含量分别为:谷氨酸1.29、0.98、3.15、1.06、1.11、1.62、2.02、112;天冬氨酸1.56、0.87、1.91、1.92、1.06、0.94、1.42、0.97,甘氨酸0.6、0.47、0.91、0.56、0.42、0.90、1.11、0152,丙氨酸0.84、0.62、1.19、0.77、0.69、0.74、1.02、0.76,精氨酸0.27、0.23、1.45、0.74、0.92、0.76、0.56、0.68, 脯氨酸0.47、0.54、1.38、0.169、0.81、0.97、0.23、0.96, 组氨酸0.26、0.27、0.62、0.17、022、0.30、0.28、0.36。对上述不同食用菌及其呈氨基酸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食用菌中谷氨酸含量是最高的,其次是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食用菌道鲜美与其含大量谷氨酸等呈物质有关。不同氨基酸及含量不同,构成了不同食用菌的特有风。如谷氨酸是食用菌中最重要的一种呈氨基酸,它在食盐存在的情况下能形成谷氨酸钠(MSG) , 呈阈值0.103% ,它是精中的主要成分,能呈现出较强的鲜,因此所有的食用菌在烹调后食用都表现出鲜美道。天门冬氨酸的钠盐有特殊感,而丙氨酸能够改善甜感,增强甜感纯厚度,增强腌制品风,缓和苦涩,与谷氨酸、鸟苷酸等鲜物质配合能发挥鲜相乘作用,还可引出肉类、鱼类、果实类的鲜,甘氨酸有特殊甜,在一定程度上呈虾、墨鱼,精氨酸与糖加热反应形成特殊香。由于食用菌中含量丰富的呈氨基酸,使得食用菌成为食品调料开发的热点,根据不同食用菌呈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不同,进行分析调配,可制造出不同风的食用菌调品。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食用油中甘油三酯的直接质谱分析
下一篇:
豆豉多糖微波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罗望子胶的性质研究及在酸奶中的应用
复合保鲜剂在双孢蘑菇保鲜中的应用
淮扬菜系地区居民的膳食...
影响苹果汁中棒曲霉素臭氧降解因素的研究
中国进口转基因作物概况研究
杭州市售腌制肉类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调查
SMART柱全自动净化-液相串...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