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学生重估算方法轻估算意识,无法识别需要进行估算的情境

在一项关于估算的调查研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估算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学会如何估算”被调查学生的回答情况如下表所示: 

分析上表可知: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认为估算教学实质是培养自己的估算能力,是教会自己如何估算,也就是掌握估算的方法。只有9。4%的学生认为“不太符合”。所以在估算课堂上他们更多的是学会估算的方法,根据老师出示的估算例题做大量的模仿练习,要么只是在某种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学会特定的估算方法。比如在学习加法估算的时候,学生拿到这样的一个题目:

“41加58的结果大约是?”文献综述

学生说是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去算的,如果是401加508就将三位数看成整百数。教师对于这样的总结出来的做题目的金科玉律感到很满意,学生也为自己掌握了此种类型的估算方法感到十分自豪,但是当学生被追问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却哑口无言。这说明他们只是掌握了估算的方法却没有具备估算的意识。即为什么要估算?为什么采取这样的估算方式。不强调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实际上这是与估算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估计值应尽量接近精确值是估算的一个重要原则。估算的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对于同一道的估算题,估算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一种,所得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在哪些问题情境中估算可以更简洁灵活的解决问题,他们倾向于一碰到问题就用自己熟悉的精确计算的策略去解决,他们也没有强烈的估算意识,认为即使课堂中的估算教学也是培养他们的一种估算能力。在观察实际教学中我发现:由于长期受到精确计算教学的环境影响,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在哪些问题情境中估算可以更简洁灵活的解决问题,他们倾向于一碰到问题就用自己熟悉的精确计算的策略去解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对于估算的练习不够导致他在下一次遇到类似问题时还是采用精确计算的方法,越是常常使用精确计算的方法而不去用估算解决问题,学生就永远不会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估算。长此以往,学生永远体会不到估算给解决问题带来的便利,永远体会不到估算的意义和作用。遇到问题情境时不能很好地唤起估算意识。他们不能很好的识别需要采用估算的问题情境,往往在某一阶段教师正在强调要用估算解决问题或者某一问题明确指出要用估算解决时才会采用估算策略。

上一篇:基于GIS的江苏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下一篇:高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

数学核心素养高中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数学期望方差和协方差在金融保险领域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美与解题

销售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问题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紫陵阁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组态王文献综述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