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思考性原则

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所以在创设以问题为载体的情境时要注意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要具有思考性,以此来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思考。

1.2.4  探究性原则

维果斯基认为,数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技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技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作为创设情境的材料,着重点应该在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真实的了解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创设的相关情况,我以实习教师的身份对淮安市清河区清河小学一年级进行了调查,并通过进课堂听课,对教师、学生的访谈,反映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真实情况。

2.1  研究对象

淮安市清河区清河小学,该校一年级有9个班级,共有数学教师7名。主要研究对象为其中3名教师。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课堂巡视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下一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微课在中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模型思想与应用

数学核心素养高中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数学期望方差和协方差在金融保险领域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