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国家对于地区的碳排放有一个宏观的把握[7]。王晓华应用 LEAP 模型进行 了北京市物流系统能源消耗的计算模型的创建,而且用 MOBILE 模型对能源消 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了测算[8]。Eric D Larson 等吧 MARK AL 模型作为 依据和基础完善了中国能源系统模型,确保社会能源安全供应、经济发展平稳、 节能减排作为前提,情景分析了中国能源发展技术战略[9]。1997 年 Ranjan 等人 利用 LEAP 模型以及环境数据路对印度新德里道路交通的能耗以及二氧化碳排 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10]。

2 二氧化碳监测布点方案

2.1 研究目的

本文根据建立起来的不同组织 CO2 浓度的监测网络,研究不同组织类型的 碳排放特征、分布特征,估算出组织的碳排放量。大气中 CO2 浓度的变化是很 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气象因素(温度、湿度)以及人类活动的碳排放、植 被对 CO2 的作用,在进行布点时需要考虑组织单位的具体性质、碳源排放类型、 人类活动的特征以及气象因素以及微气象因素对于组织内 CO2 浓度的影响。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2.2 具体布点方案

根据规划,监测面积不小于 10 km2,其中监测点 50 个、监测样线 30 条、立

体监测区 2 个。目前已基本确定 30 条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样线,主要为苏州市高

新区的主要道路,监测样线的长度基本定为 2-4 公里,监测样线的测定,采用电 动车车载监测手段进行监测样线上的二氧化碳浓度监测。

上一篇:顾及测量粗差的水准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下一篇:一些特殊图的Turán型问题

开放住宅小区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

GIS空间分析在城市道路规...

小区开放对城市交通流的影响

基于GIS的江苏省城市区位与可达性分析

江苏省城市生态健康空间分析及改善对策

苏州市城市碳排放的结构...

基于ArcGIS的杭州城市住宅价格分析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紫陵阁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组态王文献综述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