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网格技术的关键主要是如何求解粗网格和细网格交界面上的场值。1981年, Kunz和Simpson[12]联合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即运行两次亚网格算法,都以粗网格运行,但是两次使用域不同,一次在整个计算域,另一次在细网格子域,这样,细网格边界处的场就通过粗网格上的场值计算出来。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只需计算一次FDTD,用并行执行的方式。Kim和Hoefer[13](1990年)提出了粗细网格(粗细网格比为4:1)中的场经空间和时间插值获得边界场的方法。Zivanovic[14]等(1991年)提出了细网格(粗细网格比为3:1)空间,Prescott和Shuley[15]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波动方程法,先进行二次差分再进行空间插值。但针对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Okoniewski[16]对其进行改进,采用一种粗细网格比2:1的特殊排布,良好的解决了亚网格边界穿越介质应用瓶颈。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中的惠更斯(等效原理)亚网格技术,并且在最后用软件仿真的结果与该技术的结果相比较,以验证其正确性。
    首先,以实际中遇到的计算机存储及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为出发,引出了亚网络技术在FDTD中存在的必要性,并针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作为亚网格技术的基础,对FDTD进行了较为深入分析。以Maxwell旋度方程作为出发点,FDTD的基本公式、基本原理和数值理论均有被讨论到。之后本文的讨论重心转向FDTD中的亚网格技术,论述了亚网格技术被提出的原因、发展历程,并指出亚网格技术限制瓶颈所在。在亚网格技术中,计算空间通常被分为粗、细两大类网格区域,其内部网格都是均匀的,因此普通的FDTD递推求解就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那么,亚网格技术的关键就转化成对粗、细两种网格分界面上场值的精确值求解。由于不同的差分离散方法被用于粗细网格,影响仿真精度的伪反射会在分界面处出现。
粗细网格的连接在惠更斯亚网格技术中是通过等效原理实现的,巧妙的运用物理原理,可以取代近似差值的结果。因此,本文研究重点为等效原理(惠更斯等效面),以及其适用范围。
    运用FDTD惠更斯亚网格技术分析了一个最简单的矩形介质波导,并同时采用CST仿真软件进行仿真。
上一篇:Cortex-M3消防大型场地模拟训练设施第三级移动遥控
下一篇:微波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

Ansoft无线供电系统中非接...

导引头误差作用下对比例导引法影响特性研究

电容测量中差分转单输出...

Matlab光学系统像差测量实...

DSP和差式三通道辐射计比幅测角技术+电路图

Farrow时域延时宽带数字波束形成研究与实现

基于误差积分准则的PID参数优化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