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的计算公式,为后面的信号处理算法做基础。接着本文完成了 MATLAB的仿真,验证了设
计方案的可行性。在 MATLAB 验证方案可行后,完成了各模块 FPGA 平台的设计,包括时
钟模块、数据生成模块(用于仿真)、反正切模块、相位补偿模块、滤波与 FFT 模块、求模
与峰值索引模块。最后为了将数据传输至 PC端进行存储,本文还重点研究了 USB3.0通信
并完成了硬件调试,成功地进行了数据的传输。 2  回波信号建模
2.1  多普勒雷达工作原理
以多普勒效应为理论基础的生命体征探测雷达的工作原理为,但雷达与检测物体(如生
命体的心脏)存在相对运动时,雷达接受到的反射波信号将在原来的发射信号上叠加一个与
相对运动速度相关联的偏移频率[3]
。假设雷达的发射信号为:  (2.1)
其中,雷达发射信号频率为 ,初始相位是 ,而A为信号的幅度。当此信号经过移动物
体反射后被雷达所接受信号为:
              (2.2)
其中, 为发射信号与接受信号之间的时间差,C 为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R 为目标与探测雷达之间的距离,K 为传播损耗所带来的衰减系数。因为物体与雷达之间存
在相对运动,所以    (2.3)
其中, 为起始时刻目标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为目标与雷达的相对运动的径向运动速
度。由于 远小于 C(基本为光速),故:
                        (2.4)
相比于发射信号,相位差为  (2.5)
由上式可得频率差为(此时 为常数,即匀速运动): (2.6)
由上式可以得知多普勒偏移频率与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而与工作频率成反比。当雷达
发射的电磁波照射到人体时,由于人体内心脏及胸腔的运动,就会使反射电磁波叠加一个多
普勒频移,经过后端信号处理即可得到心跳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参量,从而检测人体健康状况,也可以用于生命检测。
上一篇:基于HFSS的宽带功分器设计+文献综述
下一篇:伪码调相与线性调频复合近程探测系统分析与仿真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双...

基于TCP/IP技术的转向架振动测试系统设计

基于PM2.5浓度的健康出行路径规划及实现

基于涡旋电磁波的新型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基于相关滤波器的长期跟踪算法研究

基于ZigBee协议轨道交通环...

变分模态分解方法研究及...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