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0 同步移相的偏振点衍射干涉仪原理图
2006年,R. M. Neal和James C. Wyant等经过深入研究,在之前基础上研制出了(PPSPDI)[18],该干涉仪基于电光调制,通过双折射点衍射板和偏振片实现了移相。结构图如图1.11所示。激光通过偏振半波片的系统,保证能得到任意角度的线偏振光。此系统之后是一个电极垂直导向(0°)的光电调制器(EOM),它作为干涉仪的移相器。EOM接通外加电压后,其内部晶体的折射率椭球开始旋转,对在垂直于电极平面上的晶体折光率产生变化,因此在给晶体加了合适的电压之后,产生一组P光和S光,且P光在晶体中会有较大的光程并附加一个随调制器电场改变而变化的额外相位,使输出为椭圆偏振态。调制器之后是一个小孔5µm的空间滤波器,起电光源的作用,并放置在验光透镜前两倍焦距处来模拟一个放大率为-1的4-f成像系统。该系统中的点衍射板是在双折射薄膜半波硅片上蚀刻出小孔,入射到小孔的波前衍射成椭圆偏振态的球面参考波前;透射过薄膜半波片的波前保留了入射波前的像差作为参考波前。两波阵面通过验光透镜平面,将发生干涉后的干涉图样投影在CCD上。通过改变加在电光调制器上的电压值,就能改变测试和参考波阵面之间的相位差,从而引起相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