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根据生物体的电阻抗分布和变化,用电极系统接触生物体表面,并注入适当的安全电流,测定出相应的电位,再由所获得的电位信息作为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后给出能够体现组织器官状态和变化规律的图像的一种新兴技术。
本论文分析了国内外EIT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阐述了电阻抗成像技术的生物以及物理原理,针对整个EIT系统,包括电极,恒流源,电极开关阵列,数据预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提出了硬件电路实现思路,着重研究了数字正交解调方法,利用QuartusII软件实现了基于FPGA平台数字化正交解调模块的设计、构建与验证,实现了数字正交解调上的非均匀采样序列的解调,并进行了系统的时序仿真。18984
关键词:电阻抗成像 数字解调 正交序列解调 EIT硬件系统 非均匀采样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Study and design of hardware circuit for EIT system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 is a newly developed imaging technology .A group of electrodes is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object while the current stimuli are applied via these electrodes.Then the resulting voltages from the boundary are measured. Finally, the voltage measurements at the surface are to estimate the conductivity as a function of space inside the object.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worldwide developments of the EIT system, expounds the basic math and physics theories of EIT , and shows the hardware design of an EIT system. The thesis especially focuses on the primary study of digital orthogonal demodulation technique demodulator. With the software QuartusII,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verification test of the digital orthogonal demodulator are made, which are based on the FPGA.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achieves a non-uniform sampling technique for the digital orthogonal demodulator.
Keyword: EIT  Digital demodulation  Orthogonal demodulator  EIT hardware system   Non-uniform sampling,
目次
1 绪论    1
1.1 EIT的研究背景,发展及现状    1
1.2 EIT的研究意义和技术难点    2
1.3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4
2电阻抗成像技术原理    4
2.1 EIT技术的医学理论基础    5
2.2 EIT技术的数学物理模型    7
2.3 重构算法    8
3 EIT硬件系统的构成    9
3.1电极阵列    10
3.2 恒流源    10
3.3 电极开关阵列    11
3.4 数据的预处理    12
3.5 控制模块和数据的传输    13
4 基于FPGA的正交序列解调器的实现和仿真    13
4.1模拟解调    13
4.2 数字解调    15
4.3 正交序列解调基本原理    15
4.4 正交序列解调器的构成    17
结论与展望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1 绪论
1.1 EIT的研究背景,发展及现状
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一种基于电学敏感原理的功能成像技术——利用生物体电阻来构建组织内部图像。自1976年代被成功论证后,作为一种时兴的临床应用的成像技术被广泛研究和改进。[1]
EIT技术研究已历时约半个世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已经开始陆续进行EIT平台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英国在EIT的研究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领头作用。90年代末我国也开始起步,我国已经建立多个EIT实验装置。相比于英,美 ,日等国家针对硬件系统的深化研究,我国起步较迟,主要的研究领域仍旧在重构算法的优化以及基于计算机平台的模拟。近年,我国的科研水平也在稳健提升。2009年,开放式EIT系统由重庆大学研制成功。 [2]2013年,四川思澜科技公司掌握了自主研发的静态成像技术,7月,获得四川省药监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已进入临床试验预实验阶段,预计不久完成产品注册并进行推广。这标志着我国EIT静态成像技术从方法学向临床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上一篇:DOA单快拍二维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研究
下一篇:STC89C51RC单片机超声波液位测量器设计+电路图

基于TCP/IP技术的转向架振动测试系统设计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

LCD自动测试系统测试数据采集与处理

基于ZigBee协议轨道交通环...

基于QT的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传输矩阵微环谐振器WDM系统的模拟OptiFDTD仿真

PLC某600吨船损管监控系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