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2  矩形波导的尺寸选择 9

2.3  本章小结 10

3  微带传输线 11

3.1 传输线的种类 11

3.2分布参数及分布参数电路 11

3.3  传输线方程及解 12

3.4    传输线的匹配 19

3.5 微带线尺寸的计算 20

3.6  本章小结 21

4  阻抗变换器 21

4.1  匹配理论 21

4.1 .1 共轭匹配 21

4.1.2  无反射匹配 22

4.1.3  阻抗匹配的方法 22

4.2   阻抗变换器 23

4.3  多节 阻抗变换器 26

4.4  本章小结 29

5   微带一波导过渡结构方案的选择 30

5.1  波导到微带的过渡 30

5.1.1  .微带一加脊波导过渡结构 30

5.1.2  微带一鳍线一波导过渡结构 31

5.1.3  微带一同轴线一波导过渡结构 32

5.1.4. 微带探针一波导过渡结构 33

5.1.5 微带探针过渡的结构介绍 34

5.2  本章小结 36 

6  微带探针过渡的设计 37

6.1. 微带与波导 37

6.2 设置求解类型 41

6.3 设置激励端口 42

6.4求解设置 44

6.5 设置扫频 45

6.6 查看仿真结果 46

6.7 设置优化扫参 47

6.8 本章小结 51

结  论 52

致  谢 53

参考文献 54

1  引言

    随着毫米波技术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各种高性能毫米波集成电路的需求也日趋增长,矩形金属波导是微波一毫米波频段的重要传输线形式,由于具有高功率容量和高Q值特性,在天线测量系统,滤波器低损耗传输部件中广泛应用,微带线是现有毫米波集成电路中十分重要的传输线形式。然而,现有的各种毫米波集成系统之间的连接以及毫米波测量系统和器件主要仍采用金属波导结构。因此如何实现微带到波导的转换就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1.1  课题应用及其意义 

    毫米波(millimeter wave ):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波称毫米波,它位于微波与远红外波相交叠的波长范围,因而兼有两种波谱的特点。毫米波的理论和技术分别是微波向高频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频的发展。

    毫米波与较低频段的微波相比,特点是:①可利用的频谱范围宽,信息容量大。②易实现窄波束和高增益的天线,因而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好。③穿透等离子体的能力强。④多普勒频移大,测速灵敏度高。缺点是:①大气中传播衰减严重。②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与光波相比,它们利用大气窗口(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在大气中传播时,由于气体分子谐振吸收所致的某些衰减为极小值的频率)传播时的衰减小,受自然光和热辐射源影响小。

上一篇:LEACH协议无线传感网分簇拓扑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下一篇:ADS的Ku波段二倍频的研究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双...

基于TCP/IP技术的转向架振动测试系统设计

Zernike多项式星载反射面天线赋形优化设计

基于PM2.5浓度的健康出行路径规划及实现

基于涡旋电磁波的新型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基于相关滤波器的长期跟踪算法研究

变分模态分解方法研究及...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