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厂商不多,因此很难在实际应用中找到一种满足需要的高采集速率和大存储容
量的软硬件系统,这种情况很长一段时间限制了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虽
然我国的数据采集系统目前在世界上并不先进,但近年来集成工艺不断发展,器件性
能逐渐提高,相信我国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将会有长足发展[6]。
1.3 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雷达电磁环境模拟器中的高数数据采集系统为背景,采用 ALTERA 公司
的 EP3SE110 FPGA 设计、实现对带宽为 400MHz 的中频信号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的
硬件系统,并在硬件平台上完成 FPGA 的软件设计。
高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 中频频率250MHz, 信号带宽400MHz,
ADC 转换速率≥900MSPS,分辨率 8bit,ADC 通道数:2 通道,采样存储深度≥8M Byte,
存储器类型:DDR2、SSRAM。
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雷达电磁环境模拟器的主要技术——数字
射频存储器(DRFM)技术,并对雷达电子战中常用的干扰技术,如多普勒频移、密集目
标干扰的产生等作了研究。
在测试阶段, 我们借助测试工装, 模拟产生雷达脉冲信号和工作组件的控制信号,通过频谱仪和示波器观察模拟器输出波形, 对于一些复杂信号, 如密集目标干扰信号,
通过高速示波器对输出波形进行高速采集,保存为 matlab 能处理的数据格式,将数据导入到 matlab 后作脉压处理,观察波形。经测试,输出波形与理论值基本吻合,
从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1.4 论文章节安排
本文共分为四章,重点介绍了高速数据采集的相关理论、硬件组成和数据采集及
数据处理的 FPGA软件设计。
第一章,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并对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章
节安排进行简单的介绍。
第二章,对高速数据采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包括采样定理和数字射
频存储技术。
第三章,较为详细的介绍了雷达电磁环境模拟器中部分电路的设计,涉及各个功
能模块的设计和芯片的选型等。
第四章,较为详细的讲述了雷达电磁环境模拟器中部分FPGA软件的设计,涉及
数据采集与存储,并用 FPGA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比如产生多普勒移频,密集多假
目标干扰等。
上一篇:Wi-Fi标准物理层及信标信令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局域网中电力线通信信道建模及物理层仿真研究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双...

基于TCP/IP技术的转向架振动测试系统设计

基于PM2.5浓度的健康出行路径规划及实现

基于涡旋电磁波的新型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基于相关滤波器的长期跟踪算法研究

基于ZigBee协议轨道交通环...

变分模态分解方法研究及...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