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3  RFID系统的分类 7

2。4  RFID基本工作原理 8

2。5  读写器电路结构及工作流程 8

2。6  标签电路结构及工作流程 9

2。7  本章小结 10

3  总体方案设计 11

3。1  项目开发流程 11

3。2  硬件设计方案 12

3。3  芯片选型 12

3。4  接收架构 13

3。5  小结 14

4.读写器硬件电路设计 16

4。1  发射链路 16

4。2  接收链路 22

4。3  基带控制模块 26

4。4  电源管理模块 27

4。5  小结 28

5  仿真软件介绍 29

6  总结与展望 30

6。1  本项目工作总结 30

6。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30

结 论 31

致 谢 32

1  引言

   射频识别(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是属于  中的一项核心 ,由于快速普及的 概念,极大地推广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运用了 信号来执行双向的 式通信,  可以自动 目标对象然后能够获取相关的一些数据,对于要 的物体,它一般用标签标识,标签上标记着关于目标物体的相关的数据信息,然后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电波的方式发射传送给附近的读写器(Reader),从而实现双向通信的 。

1。1  物联网与RFID                                           

 (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信息网络,它使用有“ ”能力的系统和设备,靠着现有的 或别的特别的 方式,连接着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可以做到共享 、控制和管理智能化。

物联网体系结构     

图  1-1  物联网体系结构

    可划分为三层,从上而下的体系框架分别是 、 和 ,如图 1-1 所示。感知层主要涉及的技术是射频识别、环境信息传感和条码技术等,感知层的功能主要是为物联网提供感知能力并且是全方位的;网络层涉及的技术有通信网络技术和M2M即Machine to Machine 无线接入技术等,网络层可以使物联网能传输信息和共享资源;应用层主要是信息共享平台、公共中间件和服务支撑技术等,应用层可以为具体的领域提供具体的应用服务。 文献综述

    物联网作为未来的通讯发展大趋势,它的支撑的技术有RFID 、Machine to Machine、无线传感、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技术等。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中的最关键的一环,它能够与识别目标进行信息交互,并且能够追踪监控识别目标,能在网络中作为桥梁共享物品信息;对 的收集主要靠的是 ;Machine to Machine技术可以将信息基础 

上一篇:ADS的MIMO雷达射频电路设计
下一篇:提高GaAs光电阴极稳定性的铯氧激活工艺研究

基于TCP/IP技术的转向架振动测试系统设计

基于PM2.5浓度的健康出行路径规划及实现

基于涡旋电磁波的新型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基于相关滤波器的长期跟踪算法研究

变分模态分解方法研究及...

HFSS形状渐变方法的槽缝加载微带天线设计

基于QT的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