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CoMP 技术下的预编码 25

3。5 线性预编码算法 26

4 基于本地信道状态信息的协作波束成形 28

4。1 引言 28

4。2 系统模型 29

4。3 基于迫零的协作波束成形 31

4。4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协作波束成形 35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40

结论 45

致谢 47

参考文献 49

 

第 II  页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在 1G(1st-generation)和 2G(2nd-generation)时期,人们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满 足最基础的“话音”通信需求。发展到 3G(3rd-generation)和 4G(4th-generation) 时期,由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希望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能上网的需求被 激发[1]。随着 4G 网络的普及,大众都感受到快速高效的移动网络体验,其能够 准确且快速地传输数据、高质量的视频、音频和图像等。在具有一系列优势的同 时,4G 也存在一些问题:各项标准多、实现技术难、容量有限、基础设施更新 慢等[2]。在今天以及未来,无线网络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来满足用户增长的 需求。因此,在技术的不断推进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人们对通信质量、速度等方 面愈来愈高的需求,5G(5th-generation)作为万众瞩目的下一代通信,它的到来是 必然的[3]。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又称作先进 移动电话系统。移动通信技术可供个人使用后,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又飞速发展出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其通常采取单天线收发技术(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 SISO),克服了第一代模拟系统的缺点并组成了单天线收发小区系统。第二代移 动通信采取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了全球化的应用和多种移动通信方式的更 替 以 及 融 合 。 其 包 括 时 分 多 址 (Time Division Duplex, TDMA) 、 频 分 多 址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等技术。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用户数目激 增,使得单天线收发的移动通信模式得到极大化的普及。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语音通信服务无法满足移动用户对信息的掌握与传 播,除语音数据之外,视频、图像等信息的获取也成为移动用户的追求所在。而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用户提供了更高速、更高容量、更高质量的服务,包 含 频 分 双 工 (Frequency-pision duplexing,FDD) 、 时 分 双 工 (Time-pision duplexing,TDD)、车载移动环境业务等,但同时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存在其局 限性。由于频谱资源有限,高数据速率与高移动终端覆盖率等多媒体移动业务难 以满足,比如其并非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分组交换方式而是沿承

上一篇:FPGA视频降噪算法研究matlab仿真
下一篇:L波段射频交换阵列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TCP/IP技术的转向架振动测试系统设计

基于涡旋电磁波的新型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波形发生技术的比较研究...

相控阵雷达天线自适应置零技术的研究

基于蓝牙和语音识别技术...

基于VR技术的通信虚拟实验室研究+源程序

数字图像水印技术的研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