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 = Acos [2n ( fOt +

其回波信号为:

SR(t) = C ∙ ST[t − r(t)]

kt2) + 8  ] (2。3)

2

= C ∙ Acos{2n[fO(t − r(t)) +

k(t–c(t))2] + 8  } (2。4)

2

将发射信号与接收机接收的信号进行混频处理,得到的差拍解调信号可以表

示为:

= Dcos{2n [(2kR + 2ƒ0r − 4kRr) t + (

所以差拍回波信号的频率为:

由式(2。6)可知,在一个单周期有效时宽内,差拍信号仍然是一个线性调频信

号。

由上述分析可知,r中同时包含距离和速度信息,存在距离多普勒耦合问题。 因此,在忽略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的情况下,即r  =  0的情况下,式(2。2)可以改

写为:

所以,雷达与信号发射机的距离:

(2。9)

因此只要将一个有效带宽内的差拍信号通过匹配滤波器[12](一维 FFT),得 到差拍信号频率fb,通过公式(2。9)计算得到被测目标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2。1。2 锯齿波 LFM 雷达测速原理

当被测目标为动目标时,检测到的信号出现在不同的有效时宽内。以第一个 有效时宽内距离为 R 的时刻为基准,每个有效带宽的相同位置为信号取值点,第 n 个信号取值点的差拍信号为(假定在此之间被测目标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文献综述

2kRn 2]} (2。10)

c2

式(2。10)中,由于 v 相对于 c 而言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kr

(2。10)可以改写为:

sc(n,tn)= Dcos{2n [(

在式(2。11)中,

Rn   = R + (n − 1)rT (2。12)

tn  = t + (n − 1)T (2。13)

将 N 个不同有效时宽内相同取样点的信号通过 MTD[12](二维 FFT),可以

得到被测目标的速度信息。

2。2 小结

由上述理论分析可知,将硬件部分 I、Q 两路正交差拍信号送到 FPGA 做二 维 FFT,即可得到被测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信息,这就是 LFMCW 雷达的基本工 作原理。

要在有效时宽内进行多点 FFT,需要提供足够大的有效时宽,以保证采样顺 利进行;同时,需要提高信号的处理速度,以保证测得的距离和速度信息具有实 时性。因此,对于锯齿波调制信号的周期以及幅度调整十分关键。

上一篇:基于FPGA的超级数字钟设计
下一篇:FPGA激光雷达信号处理及转镜控制的设计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双...

基于TCP/IP技术的转向架振动测试系统设计

基于PM2.5浓度的健康出行路径规划及实现

基于涡旋电磁波的新型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基于相关滤波器的长期跟踪算法研究

变分模态分解方法研究及...

HFSS形状渐变方法的槽缝加载微带天线设计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