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的短截线,第三种是直接运用阻抗变换特性的功率混合电路。
频器的射频口。经混频器混频后,在中频输出口加入一个中频放大器,以此
达到组件变频增益。
1.3.3 本文组织结构
    本文从第二章开始介绍接收系统各个组件设计及单片确定。
    第二章中介绍了接收机系统结构的选择,确定了采用的接收系统结构。
第三章中设计了 LNA,通过 ADS2008 设计电路,得出各个性能的仿真图。根
 据实际需要,选择出混频器单片。 2 接收机系统结构的选择
2.1 接收机结构体系
    射频接收机主要有二种基本结构可供我们选择,其一:超外差式接收机体系。
超外差结构自从 1977 年由 Armstrong 发明后,受到了广泛采用。一般采用一次
下变频或 2 次下变频方案。超外差接收机的优点是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
好、调谐简便。其二:零中频接收机体系。零中频体系是直接变频到 DC,这样的
话就可以消除镜像干扰问题,但又出现了其他新的严重问题,如本振泄露,闪烁
噪声等。其二:低中频接收机体系。低中频体系能有效地消除直流失调,把本振
泄露的影响降至最低。但镜像信号抑制不足的缺点仍限制着这类接收机的性能。
 2.2 超外差接收机
超外差接收机是一种较传统的接收机结构,并且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应用最为
广泛。此类接收机的运行模式:从天线接收的信号经由 RF 带通滤波器滤除带外信
号的干扰和压缩镜像信号,然后经低噪声放大器((LNA)放大,再由镜像抑制滤波
器进一步压缩镜像信号,得到的信号和本地振荡信号进行混频,下变频为一固定
中频信号,再经过滤波、中频放大后提取出有用信号进行解调,也可以进一步下
变频后再来解调。超外差式接收机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镜像信号的抑
制,镜像信号的频率和有用信号的频率间隔是两个中频,但是这两个信号能量的
强弱是不确定的。为了在最坏的情况下接收机依然要有良好的性能,接收机就必
须有足够的镜像信号抑制率,一般都要求镜像信号抑制率必须要达到 60-70dB。
采用传统下变频技术:
上一篇:高增益双馈圆极化天线单元研究
下一篇:安全检查中的毫米波辐射建模与分析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

LCD自动测试系统测试数据采集与处理

X波段微带滤波器设计

SwitchBox路由通讯产品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PLC自动停车场控制系统设计+梯形图

基于TF/IDF特征的网络问题自动分类研究

数字图像的自动识别技术研究MATLAB仿真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